雅安市高2008届高三语文“一诊”考试分析报告.doc

雅安市高2008届高三语文“一诊”考试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雅安市2008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阅卷分析报告 (主要由阅卷场提供) 第一部分 关于“一诊”试题的总体认识 雅安市2008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依据教育部颁布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命题,对我市高三语文进行摸底诊断。从总体上看,这套语文试卷在命题的总体框架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四川卷)完全一致,与《大纲》和《说明》的要求完全一致。阅卷教师普遍反映,这套语文试卷结合我市高三语文教学,紧扣教材,突出能力,突现高考考点,能够较好地诊断出高三语文现阶段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知识能力水平。 第二部分 阅卷简析及教学建议 “一诊”语文第Ⅰ卷答题统计 题号 答案 正答率 a 答a率 b 答b率 c 答c率 d 答d率 1 B 34.8 343 5.6 2145 34.8 1855 30.1 1530 24.8 2 D 54.0 533 8.7 1781 28.9 235 3.8 3325 54.0 3 D 49.6 1394 22.6 722 11.7 709 11.5 3054 49.6 4 C 59.3 753 12.2 684 11.1 3650 59.3 789 12.8 5 C 61.8 667 10.8 370 6.0 3802 61.8 1019 16.6 6 B 48.7 1346 21.9 2997 48.7 1172 19.0 346 5.6 7 D 44.6 562 9.1 1339 21.7 1222 19.8 2749 44.6 8 D 53.7 279 4.5 2109 34.3 176 2.9 3304 53.7 9 B 63.8 160 2.6 3929 63.8 1053 17.1 723 11.7 10 A 14.9 918 14.9 1506 24.5 2446 39.7 1000 16.2 二、第四大题(古诗文主观试题):此题抽样平均得分9.28分 (一)阅卷分析: 1、文言文阅读翻译题符合考点要求,着重考查学生对句意的理解和重点实词的掌握,评分标准合理。 2、古诗文鉴赏重点考查学生对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选材恰当,考点全面。 3、名句名篇默写均选自“考纲”要求背诵的篇目,导向明确,设计精当。 (二)教学建议: 1、文言文阅读应加强课本基础知识学习,并适当扩大课外阅读,重视积累,培养语感。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字词句落实,力争达到“信、达、雅”的要求。如这次考查的“属”、“延”、“岂若”等字都和平时学过的课文有关,“而”“工”“起”等字在适当向课外延伸。 2、古诗文鉴赏要多读多练,多接触各类题材的诗词,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常见表现手法,抓好得分点的指导。从考生答题情况看,往往答案写得不少,但关键的得分点没有抓住。如这次考查的对比、烘托、动静结合等手法,考生心里知道意思,但在表述时就往往忽略了这些关键词,导致失分或得分不高。 3、名句名篇默写应严格按考点要求,重视课文语段乃至全篇的记诵,对于一些是似而非和冷僻的字词要在平时学习中圈点记诵,做到无错字、添字、漏字。如这次考查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似”(“是”)、“向”(“像”),“朝如青丝暮成雪”的“如”(“成”)等,学生写错的就很多。 三、第五题(现代文阅读):此题抽样平均得分10.17分 (一)存在问题: 1、未认真按题目要求作答:例15题要求在原文中选择两种修辞 分析,很多同学只找修辞例子而不分析,有的同学只笼统分析所用修辞却不举例,有的同学甚至直接说第几段第几句而不写原文,还有举几个例子,只说了一种手法,还有的举的根本不是修辞手法,更有甚者把抒情、描写也当成修辞手法,没有规范地按要求答题,造成大意性失分。 2、对基本的名词术语掌握较差:例16题要求指出划线部分所用表达方式,很多同学居然把对比、比喻、托物言志等等作为表达方式;或者不能区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乱答一气。此点在总复习中应强化训练。 3、结合原文回答问题时无所适从:例17题要求指出是什么“心境”,很多同学从文中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较差,在根本没有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就胡乱摘抄,形不成明晰的概念,给阅卷者的感觉是似懂非懂,应付了事,以为只要回答的字数多就一定能得分,此种观念应予以纠正。 4、考生审题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正确领悟命题者意图例:14题要求回答作者为什么要从“我的爱情失落在一个遥远的童话里”写起?命题者意图是要考生从“这样写对文章所起作用”这一角度作答,而很多考生回答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