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探究”题分类例析
【考点阐释】
2007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增加了“探究”能力层级。“探究”,是“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在能力的金字塔结构中,它是一种创新思维为核心的高层次能力,而且是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专项要求”。
“文学文本类”探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换言之,对文本各个层面内容的考查,对文本表达技巧的辨析,对深层意蕴个性解读,对文本精神情感的体味都将是考查的主要内容,而“发掘”与“阐释”、“体验”与“个性”、“评点”与“赏析”,也将成为“探究”类试题的“主力阵营”
【探究类析】
坦白地讲,“探究”不是“超女”般的“新潮”题型,在近几年高考中,早已见端倪。高考试题尤其是自主命题省份对“探究”性试题做了多角度,全方位探索。仅就2006年高考试题,与“探究”有关题型有“探究性扩展试题”(2006年第19题),“鉴赏文本技巧”“评述思想感情”,“点评类试题”,“论性赏析短文”,“扩写改写缩写”等题型。
一、“阐释”类试题。所谓“阐释”,古典阐释学认为阐释学典范体式是“传体”与“章句”,分为“语言解释”“历史解释”与“心理解释”三个层面。而接受美学则认为,“阐释”是
由“文本”到“作品”的过程。它包括“界定”“解释”“判断”“转换”。它包括“词语阐释”“概念阐释”“形象阐释”等,这类试题在近几年高考中已经不是“早春二月”了,而是“春在枝头已十分”,较为普遍与常见了。
示例一,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第14题:本文描写“绵绵土”有哪些特点?”
答案:细柔、温暖、金黄色;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评析】表面看,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实则是对文学形象“绵绵土”的阐释。而“绵绵土”既是本文的题目,也是本文最重要的关键词,更是贯穿本文始终的中心形象。本文先写沙漠,次写故乡生孩子的习俗及回忆,再寄托对故乡的眷恋和关于生命与母体关系的思考,“绵绵土”既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寄托物。作者对它的描写既有实写,如回忆故乡生孩子的习俗时,用了“极细柔”“温暖”“金黄的”“闪着晶亮的光芒”等词语来形容;也有较偏于精神性、“虚实相间”的描写,如祖母说“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找出描写“绵绵土”的这些词语,不仅考查学生对“绵绵土”含义的理解,同时也为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了准备和铺垫。
示例二,第15题“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
答案:①作者诞生在绵绵土上,他认为大沙漠是绵绵土的发祥地。②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大沙漠再现了他失落多年的“梦境”。
【评析】本题是对“绵绵土”的形象阐释。本文第2段说,“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个梦境”,第3段也说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为什么作者会有一个“沙漠梦”呢?作者告诉我们他“是诞生在沙土上的”,而这种“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第5段)。这样,作者诞生在绵绵土上和作者有一个“沙漠梦”,就成为本题答案重要的两点。那么,这两点之间有什么关联呢?本文倒数第3段给出了理由:“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第3个要点,绵绵土有如生命的故乡(母体),而大沙漠又是绵绵土的故乡(母体)。这是一种隐喻意义,只是这层意思较为隐蔽,没有做要求,但阐释的功能在上述两个例题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解题指津】
此类试题常以解释重要词语或关键句子面目出现,对重要词语和句子含义阐释,是一种成熟常见的题型。同时,重要词句本身常是“形象”本身。解题是要注意:一是“还原原则”,就是将句子再还原到原来的语境中去,从而求得其“含义”的阐释;二是要发掘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即隐含信息。比如“绵绵土”就具有实体及情感双重含义;三,阐释的格式往往是“含义+作用(效果)”;四,将抽象或具象转换成“具体”或“概括”的形象。以上四点,是解答此类问题关纽所在。
二、开放探究型。
这种探究型试题多出现在文学类作品阅读尤其是诗歌鉴赏,试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定向设问,即答题方向、角度、组材等没有固定明晰的思维方向,灵活多变;二是定向设问,问题回答具有明确清晰的固定方向。
示例一,(2006年全国高考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卷1)
题竹石牧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化学必修1 物质的量浓度 ppt.ppt
- 青岛市城阳区2007--2008高三期末.doc
- 重庆五校联盟2008届高三理科综合第一次联考试题.doc
- 高一化学必修1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苏教版 ppt.ppt
- 高2008级高考生物一诊模拟考试试题.doc
- 高一化学必修2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题.doc
- 高一化学必修1 硅酸盐 ppt.ppt
- 青岛17中2008年高考物理选修3-1静电场模块复习资料(全套)课件.ppt
- 高一化学必修2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鲁科版.doc
- 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doc
- 高三作文训练写作指导及精美范文.doc
- 007-2008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一政治新课标第二次调测试 人教版必修1.doc
- (原创)鲁科版必修二高中化学第三章总复习课件.ppt
- 06-07学年度东营市期末统考高中生物试题人教版(必修1,2).doc
- 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汕头地区八年级政治思想品德试题(B卷)人教版上册.doc
- (原创)鲁科版必修二高中化学第一章总复习课件.ppt
- 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龙坪中学八年级政治期未考试 北师大版上册.doc
- 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三化学(新人教版).doc
- 高一历史必修1 抗战回望-人民版 ppt.ppt
- 07-08广州从化高一物理期末练习样题 广东版必修1.doc
最近下载
- 新时代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绩效考核优化研究.pdf VIP
- 2025年及未来5年CL钻石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 布洛赫乌托邦精神.ppt VIP
- 隧道工程模块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docx VIP
- 烟花爆竹仓库事故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报告.doc VIP
- 青藏高原及周边高山地区的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进展.pdf VIP
- 普通地质学_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章节课后测试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4年.docx VIP
- 华测 HCE600手簿说明书.pdf VIP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体育与健康 1-1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 课件 (二).ppt VIP
- 第六章矫治器及其矫治技术简介.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