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地区科资料
教师小结: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这也是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的重要原因。
★教师质疑:作者是通过什么来传达自己的感受呢?
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和神态了传达他们的感受。
3、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教师小结:“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记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提醒人们铭记,有一种“不安的心情”——怕。他怕人们对曾经过的历史遗忘!“忘记与铭记”,也就是为何以“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为题的原因,过去的一切可能被遗忘了,亡国先忘史,怕的就是这个。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记住这样的历史,同样我们不要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我们觉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文学)惟有保持与人类苦难记忆的联系,它才是道德的、人性的、人生的;惟有这样,它才可能返回人类的心灵,获得为其他精神创造所没有的温暖和力量。
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施罗德
(三)、品味文章语言
1、简练准确,意味隽永:
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孕着丰富的感情: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这是用词上的简而味永。
2、精警有力,发人深省:
如“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又如“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
3、反讽的语句表达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
如“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最可怕”“居然”“还有”这些修饰语越是极化人们的“难以置信”(“噩梦”的消释),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
又如“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冷嘲热讽中寄托着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恶,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
教师小结:罗森塔尔巧妙地将对比、象征、多样化修辞、散文式笔调等文学叙事手法借用于新闻写作,使客观事实的描述投影着主观的印象,别具匠心地制造出历史与现实、恐怖与欢乐、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反差,从而使文本产生出巨大的张力。
(四)、通过细节感悟新闻中记者所蕴涵的感情
1、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雏菊花”是什么?“雏”是年轻的新的生命。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
2、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解释:“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问题: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同学们,你们说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想留在课外,让我们用笔来表达,就算是表达对一个像鲜花一样生命的姑娘的追念吧。
小结:学习这则新闻如果思考仅仅是生命的消亡,人性的丧失,读出的除了沉重还是沉重。文章中的菊花和微笑,让我们还是看到希望的。寒冷中寻找温暖,绝望中寻找希望,这才是文章审美所在。
(五)、拓展性阅读
1、德国与日本面对历史的不同态度
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解放已经有了六十多年,德国以罕有的认罪姿态博得了世界各国包括受害国的谅解和同情,今天的德国正在和昔日的夙敌建立起真正友好的关系。德国曾有两任总理下跪道歉。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他面对的是600万犹太人的亡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唐山市海港中学高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5.doc
- 2007-2008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二化学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必修科目)人教版必修2.doc
- 2007-2008学年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A).doc
- 2007-2008年广东省高中数学幂函数课件 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一.ppt
- 2007-2008年高一数学期末复习试卷2 必修1人教版.doc
- 2007-2008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一数学新课标第二次调研测试 湘教版必修3.doc
- 谈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课件.ppt
- 2007-2008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一物理新课标第二次调研测试 人教版必修1.doc
- 2007-2008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一语文新课标第二次调研测试 必修一 人教新课标.doc
- 2007-2008西丰二中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题 人教版全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