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河南平顶山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高三生物试题人教版.doc

2008年河南平顶山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高三生物试题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顶山市07—08学年高三生物第一调研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 Ⅰ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1-40每小题1分,41-50每题2分,共60分) 1、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B.提高CO2浓度 C.喷洒P肥 D.喷洒N肥 2、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如果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位于 A.绿光区 B.红光区和绿光区 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D.红光区和蓝紫光区 3、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 A.甲/ 丙 B.甲/ 丁 C.乙/ 丙 D.乙/ 丁 4、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物质有 A.C6H12O6、NADPH、ATP B.NADPH、CO2、ATP C.NADPH、O2、ATP D.C6H12O6、CO2、H2O 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6、血红蛋白分子中含574个氨基酸,4条肽链,在形成此蛋白质分子时,脱下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目分别是 A.573和573 B.573和570 C.570和573 D.570和570 7、一位长期吸毒的妇女生了一个无脑儿,其他器官都正常,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A.由囊胚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受到抑制 B.卵裂的过程受到抑制 C.外胚层的形成过程受到抑制 D.由外胚层发育成脑的过程受到抑制 8、能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麦芽糖酶 D.脂肪酶 9、一对夫妇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其中男孩色盲,女孩正常;而该夫妇的双方父母中,只有一个带有色盲基因,则此夫妇的基因型是 A.XbY、XBXB B.XBY、XBXb C.XBY、XbXb D.XbY、XBXb 10、C4植物在叶肉细胞内CO2的固定方式是 A.CO2+C5化合物→C3化合物 B.CO2+C3化合物→C4化合物 C.CO2+C4化合物→C5化合物 D.CO2+C4化合物→C3化合物 11、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 和NO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12、控制大肠杆菌抗药性的基因位于 A.核区DNA上 B.线粒体DNA上 C.质粒上 D.细胞核染色体上 13、对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核糖体不含叶绿体,代谢类型为异养型 B.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 C.因为它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 D.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14、下列属于二倍体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的是 15、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16、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品X的培养基上,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侧链,此药品X可能作用于蛋白质合成和运输过程中的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中心体 17、经过转氨基作用,细胞内的 A.氨基酸种类和数目均改变 B.氨基酸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 C.氨基酸种类改变,数目不变 D.氨基酸种类不变,数目改变 18、下列关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实验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性糖,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作用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B.淀粉能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性糖  C.蔗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