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测命题趋向 这三个知识点,可以单项考查,也可以综合考查。 如将准确、鲜明或鲜明、生动放在一题中检测,或在一题中涉及准确、鲜 明、生动三个点。 题型估计有选择填空、简析评价、改写修正、拟句扩句和短文写作五种。 1、具体形象(绘形绘声绘色) 2、运用炼字 3、使用修辞格,如比喻、拟人、夸张、拈连、移就等 4、适当运用口语、俗语 5、运用灵活的句式 典型题例: 请你为下面句子中抽象的概念“美丽”补充具体的意象,使其表述生动起来。 当你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你就会有一种无所畏惧的美丽,一种永不退缩的美丽。 参考答案:当你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你就会有一种秋霜枫独红、冬雪梅独傲的美丽,一种真金百炼色不回的美丽。 春光乍泄 暗送秋波 白发三千丈 千枝针,刺在心 苍白的日子,疲惫的风帆 “601电话”(电影片名)打不通(喻火不起来),加菲猫(电影里的主角) “赖”在冠军宝座(用拟人表示票房仍占居第一)。 他在商场打滚了许多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修练得八面玲珑。 平时不努力,“临急抱佛脚”,以为开几个晚上夜车就可以把成绩弄上去,简直是痴人做梦。 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演讲,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 分析:两句话虽都表现了自信所带来的“美丽”,原句只是一般的概念,“美丽”是抽象而模糊的。修改后的句子用“枫树”、“梅花”和“真金”的意象来演绎“无所畏惧”、“永不退缩”就具体可感,有了一种盎然的诗意。 可见,鲜活的意象有着比抽象的概念更丰富的内涵,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想象和品味空间,语言的文采也随之而来。 如何把句子写得准确、鲜明、生动 应对策略综合讲析: 例如:董存瑞像巨人一样挺立着。 形象 又如:潜望镜是海军的眼睛。 生动 用打比方的手法,可以使句子更准确、鲜明、生动。 比较下列几组句子,它们好在哪里? ①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面进来。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个日本鬼子端着雪亮的刺刀从前面进来。 第①组中的第1句话,用“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代替十几个带枪的杀气腾腾的日本鬼子,使我们好像看见了鬼子的样子,感到了当时紧张的空气。比第2句语言简洁了,也更形象 第②组中的第1句话,用“针”和“钱”代替“一切财物”,说明了解放军的纪律是多么严明,连群众的针和线这样微小的东西都不拿,真让人佩服。比直接写“一切财物”更具体形象。 ②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解放军不拿群众的一切财物。 2.读下面的两组句子,比较一下,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形象,更富有感染力? ①冬瓜披白纱,茄子穿紫袍。 (冬瓜长着一层白霜,茄子长着紫颜色的皮。) ②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哗啦哗啦地响着。) 把冬瓜长的一层白霜写成“披白纱”,茄子长的紫皮说成是“穿紫袍”,作者对冬瓜、茄子是一种什么感情呢?把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发出的声音写成“唱着欢乐的歌”,作者的心情该是什么样的呢? 在适当的时候把物当人写,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 3.下列几组语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第三天,黄河仍旧没有上冻,闯王急得胡子全白了。 ②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③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高墙的四角的天空。 ④收获的时候,收打都很仔细,真正做到颗粒归仓。 比实际情况扩大些或缩小些,但我们都感到所表达的感情是真实的。 * * 昆山市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江苏省陆家中学高三语文组 考点扫描: “准确 鲜明 生动”是200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准确 鲜明 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 择语气等方面能恰切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可感,形象生动,新鲜活泼。 “语言运用·准确” 考点诠释 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在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古人在用词上尤其严谨,古代苦吟诗人,如贾岛、孟郊者为了“吟安一个字”可以“捻断数茎须”。 为了一个词用得准确,可以想三五年。杜甫也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经典的古诗练字就是范例。 准确用词要注意几个“符合” : 1、符合情境 例1: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 (如在日间,与李关系亲则“推”,关系疏则“敲”, 而当时是半夜里〔连鸟都在树上的窝里睡着了〕, 李凝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练习题.doc
- 2008高考生物复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doc
- 2008高考英语复习 module2 unit 1 project-牛津版 (ppt).ppt
- 2008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仿用句式 ppt.ppt
- 2008高考英语复习 module2 unit2 task-牛津版 (ppt).ppt
- 200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光合作用练习题.doc
- 2008高考英语复习 Module2 Word power-牛津版 (ppt).ppt
- 2008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ppt.ppt
- 2008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ppt.ppt
- 2008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赏析 课件 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