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板块构造与火成岩成因 1. 洋中脊玄武岩MORB 2. 陆内裂谷 3. 岛弧火山岩IAV、IAB 4. 活动大陆边缘 第三部分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3.1 稀土元素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 3.2 稀土元素在岩石和矿物中的分布 3.3 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应用 REE化学性质相似,地质过程中,表现出整体运移特征 		地幔 ? 基性地壳 ? 中酸性地壳,REE总量渐次增加 REE之间性质存在有规律的微小差别,地质过程中,富集和亏损的程度呈有规律的变化,可以用来精细刻划地质过程 稀土元素:La系 + Y 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一个格,化学性质基本相似。但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充填次外层(4f),其余各层不变。 3.1 稀土元素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 La系收缩:这样的结构造成电子层之间的引力连续的增加,造成原子/离子半径渐次减小:RE3+ = 1.14 ? 0.85? REE的结构决定,离子一般呈+3价,但是,Ce4+、Eu2+除外。 稀土元素在Gd之后,由于2f电子自旋方向的改变,造成地球化学性质的差别。这是造成REE分异的重要原因。             REE分为两组:LREE:La??Eu 		                     HREE:Gd ?Lu 3.2 稀土元素在岩石和矿物中的赋存和分布 1. 地球上,REE的丰度并不低,也不稀,比许多贵金属高; 2. 一般说来,REE倾向于富集于含Ca的矿物中 3. 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中酸性岩?酸性岩?碱性岩    在岩石的上述变化序列中,稀土元素总量升高;超基性岩相对富集HREE,而碱性岩相对富集LREE 4. REE可形成的独立矿物主要有:         独居石  (Ce,La,Nd,Th)PO4  磷钇矿  YPO4 5. LREE一般富集在配位数高的矿物中,如PL、Cpx、Kf    HREE一般富集在配位数低的矿物中,如Grt、Zr、Ol、Opx 6. LREE一般富集在含Ca、K、Th、Sr的矿物中    HREE一般富集在含Fe、Mn、Sc、Zr、U的矿物中 7. LREE一般富集在吸附能力强的沉积物中,如粘土、有机物    HREE一般富集在络合能力强的高温热液体系中,如伟晶岩 3.2 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应用 3.2a 稀土元素的标准化图  为了消除丰度差异,一般采用球粒陨石来标准化。 3.2b 稀土元素REE配分型式 岩石/球粒陨石 岩石/球粒陨石 岩石/球粒陨石 岩石/球粒陨石 富集型 亏损型 平坦型 Eu亏损型 Eu富集型 锰结核 海水 MORB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 MORB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 岩石/球粒陨石 岩石/球粒陨石 岩石/球粒陨石 典型地壳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 同一岩浆系列的REE配分型式相似,高度不同,起因于Ol, Plag, Pyx结晶分离作用 岛弧岩浆系列起源于不均一的地幔源区 HREE 平坦,源区无石榴石 典型岛弧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 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 大陆碱性岩浆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 3.2c 岩浆过程的鉴别与模拟计算  源岩含80%橄榄石、10%斜长石、10%单斜辉石 溶体 残留体 源岩 F 石榴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 第四部分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综述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综述  4.1 微量元素的活动性和变质作用对微量元素组成的影响  4.2 元素协变图 4.3 元素比值及其变化 4.4 亏损与富集 4.5 元素变化矢量图 4.6 标准化图,稀土元素的配分和多离子配分图 4.7 构造判别图 4.8 地质过程的模拟计算 4.9 剖面图 4.1 微量元素的活动性和变质作用对微量元素组成的影响  1.4g 分配系数的测定 分配系数的测定: 直接测定:火山岩斑晶基质法 实验方法、 第二部分  岩浆过程的微量元素定量模型 2.1 部分熔融过程 2.2 结晶过程:分离结晶过程,Rayligh分馏定律 2.3 分离部分熔融模型 2.4 其他模型:          a. 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联合模型(AFC)	          b. 混合模型 2.5 岩浆过程的鉴别(部分熔融、分离结晶)  2.1 部分熔融过程 2.1a 对部分熔融过程的理解 部分熔融过程很重要。地球的圈层分异,地壳的生长和演变,在物质上,主要是通过岩浆作用来实现的。岩浆发生的唯一方式,是先存岩石的部分熔融。 如果熔体一直在熔融区滞留,产生的全部熔体就会作为一个整体,与残留相保持某种程度的平衡,从而接近平衡部分熔融过程; 如果熔体一产生就很快离开熔融区,而移至别处汇聚,那么,在熔融区,与残留相平衡共存的熔体始终只是刚刚产生那一小部分。这样的过程,称为分离部分熔融过程。现在的上地幔接近分离部分熔融的残留相。 如果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