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高考化学最新模拟试题(一)
1.奥运吉祥物福娃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下列说法不正确(D)
A.可用点燃方法区别羊毛与聚酯纤维 B.聚酯纤维和羊毛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C.该聚酯纤维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D.由单体合成聚酯纤维的反应属加聚反应
2.人们发现硼化镁在39 K时呈超导性,可能是人类对超导认识的新 里程碑。在硼化镁晶体的理想模型中,镁原子和硼原子是分层排布的,一层镁一层硼的相间排列,右图是该晶体微观空间中取出的部分原子沿Z轴方向的投影,白球是镁原子投影,黑球是硼原子投影,图中的硼原子和镁原子投影在同一平面上。根据右图确定硼化镁的化学式为(B)
A.MgB B.MgB2 C.Mg2B D.MgB6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CO有毒,生有煤炉的居室,可放置数盆清水,能有效地吸收CO,防止煤气中毒
B.禽流感是一种传染病,高温蒸煮不能杀灭禽流感病毒。
C.薯片、薯条等淀粉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CH2=CHCONH2)含量较高,应谨慎食用
D.油条制作时常加入明矾(KAl(SO4)2)作膨化剂,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4.2005年1月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铝的超原子结构,并预言其他金属原子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结构,这是一项将对化学、物理以及材料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发现。这种超原子是在铝的碘化物中发现的,以13个Al原子或14个Al原子形成Al13或Al14超原子结构。A113、A114的性质很象现行周期表中的某主族元素,且Al13和Al14超原子结构都是具有40个价电子时最稳定,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A.Al13和Al14是新发现的Al的两种同位素原子
B.All4与ⅡA族元素性质相似,A113与卤素性质相似
C.A113、A114超原子结构也可通过电解AlCl3和Al2O3制备
D.A113超原子中铝原子间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
5.已知白磷(P4)与CuSO4滞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4+CuSO4+H2O→Cu3P+H3PO4+H2SO4,则1molCuSO4能氧化白磷的物质的量是(D)
A.2/5mol B.1/5mol C.11/5mol D.1/10mol
6.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类型的是(C)
A.食盐和蔗糖熔化 B.钠和硫熔化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7.对于Al与重氢氧化钠(NaOD)的水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D2 B.生成的氢气中含有H2、HD、D2
C.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D.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H2
8.乙二酸,又称草酸,通常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质,而其两分子结晶水(H2C2O4·2H2O)却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在分析化学中常用H2C2O4·2H2O做KMnO4的滴定剂,下列关于H2C2O4的说法正确的是(CD)
A.草酸是二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H2C2O42H++C2O
B.草酸滴定KMnO4属于中和滴定,可用石蕊做指示剂
C.乙二酸可通过乙烯经过加成、水解、氧化再氧化制得
D.将乙二酸滴加到浓H2SO4上使之脱水分解,分解产物是CO2和H2O
9.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1.8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B.78克Na2O2与过量的C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C.使22.4LHCl气体溶于水,溶液中H+数约为NA
D.1mol羟基与1molNH4+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10.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CH3COO-、Na+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c(Na+)c(CH3COO-)c(OH-)c(H+) ②c(Na+)c(CH3COO-)c(H+)c(OH-)
③c(CH3COO-)c(Na+)c(H+)c(OH-) ④c(Na+)c(OH-)c(CH3COO-)c(H+)
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c(NaOH)、c(CH3COOH)]及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是 (C)
A 大于、小于 B 小于、大于 C小于、小于 D 大于、大于
11、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溶液的pH不变,有H2放出 B.溶液中Na+ 数目减小,有O2放出
C.溶液的pH增大,有O2放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年高三数学三轮复习函数导数预测卷及详细答案.doc
- 2008年高三地理专题练习柱状图之三.doc
- 2008年高三数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doc
- 2008年高三数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文科.doc
- 2008年高三文科综合模拟试题重组卷.doc
- 2008年高三物理三轮复习力电回扣课本.doc
- 2008年高三文综政治 复习与备课件.ppt
- 2008年高三数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理科.doc
- 2008年高三地理11+2模拟考试卷1.doc
- 2008年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doc
- 200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钠及其化合物 ppt.ppt
- 200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ppt.ppt
- 2008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ppt.ppt
- 2008年高考化学精准测试试卷.doc
- 2008年高考化学选择题预测(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
- 2008年高考化学邦大纲(理科综合-化学)题型示例(正本).doc
- 200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思想界 儒学 ppt.ppt
- 200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840-1927) ppt.ppt
- 200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课件.ppt
- 200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人民版 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