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帧形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装帧形式.ppt装帧形式.ppt装帧形式.ppt

包背装和线装 包背装 书籍装订的一种技术。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演进的最后形式,出现于明代中叶,通称“线装书”。实际上在装订时,纸叶折好后须先用纸捻订书身,上下裁切整齐后再打眼装封面。线装书一般只打四孔,称为“四眼装”。较大的书,在上下两角各多打一眼,就成为六眼装了。讲究的线装,除封面用绫绢外,还用绫绢包起上下两角,以资保护。线装书装订完成后,多在封面上另贴书笺,显得雅致不凡,格调很高。 线装 古书装帧形式之一。中国用线装订书籍,大约出现在唐末、五代,盛行于明 线装 代中期以后。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王洙原叔内翰尝云‘ 作书册粘叶为上,久脱烂,苟不逸去,寻其次第,足可抄录。屡得逸书,以此获全。若缝缋,岁久断绝,即难次序。初得董氏《繁露》数册,错乱颠倒。伏读岁余,寻绎缀次,方稍完复,乃缝缋之弊也。’”表明宋代还用线装订过书,由于弊病较多,未能实行开来。到明代中期,书籍的阅读更加频繁,包背装容易散落,不能适应需要,线装书开始盛行。线装书在折页方面,与包背装完全相同,即正折,版心外向。所不同者,包背装是以整张书皮粘裹书背;线装则是采用两张与书页大小相同的书皮,书册上面一张,下面一张,与书背戳齐,然后打眼订线。线装装帧在中国传统的装订技术史上最为进步。线装书既便于翻阅, 又不易散破。散破了也便于重装,恢复原貌。这种装帧仍在流行,并被视为典雅的装帧。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包背装 包背装   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包背装。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清代宫廷图书如历朝实录、《四库全书》也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包背装改变了蝴蝶装版心向内的形式,不再出现无字页面,但未解决易散脱页的缺点,所以后来又发展为线装形式。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包背装《永乐大典》 古书装帧形式之一。宋、元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普遍流行蝴蝶装。蝴蝶装书籍的书叶都是单层,打开来,总是无字的背面向人,有字的正面朝里。如果书叶纸质较薄,极易造成正面与正面相连。翻阅时稍不注意,很容易将两个单叶同时翻过,见到的下一叶仍是无字的背面,极为不便。为此,书籍的装订工人又创造了包背装。其具体装法,是将书叶正折,版心向外,书叶左右两边的余幅齐向书脊。这就使得正面文字向人。然后集数叶为一叠,排好顺序。再以版口一边为准戳齐,在右边栏外余幅的适当位置打眼,用纸捻穿订,砸平固定。而后将纸钉以外余幅裁齐,形成书背。再用一张比书叶略宽略厚略硬的整纸,比试书册厚度对折,用浆糊粘连,包裹书背。再将天头地脚裁齐,将包背纸在左边版口处的余幅剪齐,一部包背装书籍就算装帧完毕。这种装帧缘其包裹书背,故名包背装。包背装书籍大约出现在南宋后期,北京图书馆所藏南宋刻本《文苑英华》残册上,有“景定元年(1260)十月二十五日装背臣王润照管讫”条记可证。以后元、明、清历代,特别是政府官书,多取这种装式,如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四库全书》等。包背装克服了蝴蝶装的缺点,翻阅方便,一目了然。但由于其书背是纸捻装订,浆糊粘背,故经不起经常翻阅,极易散落,最终为线装所代替。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包背装《饮冰室全集》 品佳1935年国学导师梁任公【梁启超】著饮冰室全集第三册 品种:古籍/善本-文学类--丛编/总集/别集属性:民国,普本,包背装,其它版本,32开,页码不详,简介:品佳1935年国学导师梁任公【梁启超】著饮冰室全集第三册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包背装《三集行机》 乾隆写刻本毛装《三集行机》2册全,极珍罕 品种:古籍/善本-综合参考类--其它综合类古籍属性:康熙,足本,包背装,写本,18开,页码不详,简介:25X13厘米,纸捻穿孔装订,书脊为包背毛边装(附图),翻口及天、地三处皆为

文档评论(0)

jizi63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