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和十八世纪的牛顿哲学及答案.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人:杨丽 杨兰 。天文学是最古老的学科。这颇令人奇怪:为何在时间空间尺度上都很渺小的人,很早就对巨大的时空尺度的天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人类世代更迭,为何却对此乐不疲?原因有二:一是生存的需要,这是物质的需要;二是探索愿望,这是精神需要。远古人类最关心的是身边的食物,最好奇的是深邃的星空。,功利心与好奇心常常纠缠在一起,食物与星空也有内在的联系。这是天文学研究的动机,也是整个自然的科学的研究的动机。神话是古代科学的来源之一,日月星空,海洋大地都是创世神话(起源神话,自然神话)的主题。远古人类关于天地的观念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天文学(Astronomy)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天文学又分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古希腊的天文学。 一、中国古代天文学。 早在两千三百年以前,中国诗人屈原就在诗篇“天问”中,提出了一连串的关于大地起源的问题:“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谁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请问:关于远古的开头,谁能够传授?那时天地未分,能根据什么来考究?那时是浑浑沌沌,谁个能够弄清楚?有什么在回旋浮动,如何可以分明?无底的黑暗生出光明,这样为的何故?阴阳二气。渗合而生,它们的来历又从何处?穹隆的天盖共有九层,是谁动手经营?这样一个工程,何等伟大,谁个是最初的工人? 一、天地模型的探索 天地是人类的父母,各个古老民族都有关于天地的神话,许多神话谈到大地的形状与太阳的东升西落,这同先民的生存关系密切,是最原始的地球观和宇宙观。 古巴比伦人——大箱子。古迦勒底人——地如平板。中央是大陆, 四周是海洋,海洋之外的陡峭山脉称为“世界之山”。支撑着天穹。古埃及神话说天像个帽子。平面大地漂在水上。有的埃及神话说平面大地由四根天柱支撑,星斗是用铁链悬挂在天上的灯,古希伯来人也认为大地是块平板,古印度神话说大地是平面圆盘, 中央是抵天苏迷卢山。据说这个模型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那教的传说,后为印度的佛教所吸收。天与地是各个民族所共同关心的课题,想法虽然幼稚,但却体现了人类的探索愿望。 几种模型:1、中国的第一个天地空间模型——盖天说。2、王充的太平说 3、浑天说 4、宣夜说 5、东晋的虞耸提出了穹天说——天穹为气所托,与水相接。宣夜说保留了地球,否定了天球,认为宇宙无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古代宇宙理论。 二、关于天象的认识 远古人类很早就发现,相对于满天似乎静止不动的星斗而言,不仅日月。还有五颗星在运行,统称为七曜。汉初天文学家发现行星运行诡异,有时向东(顺行),跑得快,有时向西(逆行)跑得慢,有时看起来又会短暂地停留,并作周期变化。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五颗行星运行周期的计算已颇准确。如西汉(太初历)测得水星会合周期是115.91日,同现代数值之差不到一小时。所测火星会合周期是1.88年,同现代数值相等。 战国时魏国的砷著(天学)八卷,后被尊称为(石氏星经),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比古希腊希帕恰斯星表早约两个世纪。该书已迭,瞿昙悉达的《开元占经》节录了其中 121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中国古代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1700年。这三千年中关于新星或超新星的观测记录有68次,而阿拉伯与欧洲只有数次。中国天文学家关于公元1054年的超新星的记录,为现代天文学理论的验证提供了佐证。中国彗星记录在世界上最早也最为丰富。在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中,载有29幅彗星图,并注有名称。这是世界上关于彗星形态的最早著作。 三、天文历法的制定 古代人类的生存方式是自然生存,主要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生物资源生存。生物资源的生长与获取.保存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了解季节的变化是自然生存的直接需要。历法是人们根据天象变化的规律,预言季节变化的规则。 制定历法,授以民时,历代帝王都把它看作是关系社稷命运的大事。相传黄帝时已有原始的历法。元初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 ,是中国古代精确度最高的一部历法。这部历法的制订。完全以天象的实例为依据。 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了郭守敬的观测结果,,并赞为卓绝的精度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把月亮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为”郭守敬山’. 二、古希腊天文学 古希腊天文学可分为四个阶段,形成四个学派,公元前7世纪至前5世纪的爱奥尼亚学派,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学派。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亚历山大学派。 一、爱奥尼

文档评论(0)

富贵礼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