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国土资源(最新2010.4).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篇 国土资源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地 质 郯城在区域地质构造、矿产普查以及地质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特殊地位,历来为地勘单位、科研院所和知名学者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丰富的地质资料。早在1919~1923年,谭锡畴和日本学者渡边久吉曾进行过煤田调查,解放后,陆续有几十家单位在本县开展了基础地质、矿产普查和地质科学研究工作(见表)。1992~1996年山东地勘局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开展1:5万李庄幅、马站幅区域地质调查,运用新的地质理论和方法,取得许多重大成果和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本县的地质研究程度,使郯城县基础地质研究水平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郯城县地质工作情况简表 年代 单位、人员 工作性质 主要成果 1919 谭锡畴 矿产调查 临沂费县煤田地质图1:20万 1920~1923 渡边久吉 矿产调查 临沂一带煤田地质图1:5万、1:20万 1953 地质山东普查大队 金刚石普查 发现金刚石出土点多处 1960 山东省地质局803队 科研 山东省临沂地区重力面积测量工作成果报告 1962 北京地质学院 区调 1:20万枣庄、临沂等幅区测报告 1963 山东省地质局809队 矿产普查 山东省郯城县613矿区58~62年地质勘探报告 1963~1966 山东省地质局803队 矿产普查 山东省郯城金刚石砂矿陈埠等矿区勘探报告 1968 山东省地质局803队 矿产勘探 山东省郯城613矿区物探工作结果报告 1971 山东省地质局803队 科研 山东省临沂物探资料研究成果图说明书 1972 山东省地质局809队 矿产勘探 郯城小埠岭铁矿马屯矿区地质勘探报告 1974 山东省地质局803队 矿产勘探 山东郯城地区铁矿普查物探工作结果报告 1974 山东省地质局809队 科研 山东省临沂――郯城地区地质构造图编图报告 1980 国家地震局山东省物探队 科研 沂沭断裂带的地震地质和深部构造特征 1980 山东省地质局综合研究队 科研 试谈山东省沂沭断裂带影像特征 1982 山东临沂煤田 矿产勘探 山东省临沂煤田黑虎墩矿区普查最终地质报告 1983 山东省地矿局物探队 科研 应用重磁资料对沂沭断裂带及其周围构造特征的初步分析 1983~1985 山东省地矿局第八地质队 矿产普查 山东省郯城县房庄重晶石矿详查报告 1984 山东省地矿局809队 科研 山东省郯城地区小埠岭组成因时代及金刚石与指示矿物来源研究报告 1985 山东省地矿局809队 矿产普查 山东省中南部各时代金刚石储集层及其金刚石与指示矿物来源与找矿方向报告 1986 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地质队 矿产勘探 山东省临沂――郯城地区金刚石原生矿普查地质报告 1988 山东省地矿局研究所 科研 山东省区域地质志、山东省区域矿产总结 1988 山东省地矿局区调队 区调化探 1:20万枣庄、临沂幅地球化学和重砂调查报告 1992 山东省地矿局区调队 区调 1:20万枣庄、临沂幅区调报告 1992~1996 山东省地勘局七院 区调 1:5万李庄、马站幅区调报告 2004.6 郯城县土矿局规划站 矿产普查 山东省郯城县大埠岭矿区陶瓷土矿普查报告 一、地层 县内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临沂地层小区。地层发育比较全,从古生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以中、新生界地层发育较全,分布在沂沭断裂带及其两侧地区。古生界地层包括寒武――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发育较完全,出露在西半部,自西而东依次排列,属鲁西地层分区的东缘地带。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则沿沂沭河谷及两侧支流大面积展布。 (一)早古生代地层 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分布于鄌郚-葛沟断裂以西地区,由于后期断裂的切割改造,寒武纪下部层位出露不全。 1、长清群(∈c) 长清群分李官组、朱砂洞组、馒头组。县内仅零星出露朱砂洞组上灰岩段和馒头组,以下层位因断裂缺失。 朱砂洞组(∈c^Z) 上灰岩段以灰色厚层含藻屑、砂屑和云斑的厚层泥晶灰岩为主,夹薄层-疙瘩状泥灰岩及少量灰黄色云泥岩。其中泥灰岩常具波状层理,云泥岩常在泥晶灰岩层下部出现,二者构成层对,自下而上云泥岩逐渐消失,泥晶灰岩逐渐增厚。段厚度65.83米。时代为早寒武世龙王庙期,沉积环境为潮坪泻湖相带。 馒头组(∈cM) 出露于峰山、蝎子山、庙山,以庙山出露较全。总体为一套红、黄交互的泥云岩、暗紫色砂岩、页岩夹灰岩的复杂岩石组合。自下而上分为石店段、下页岩段、洪河段。与下伏朱砂洞组上灰岩段整合接触,厚度183.46米。石店段为紫红、灰黄泥云岩、云泥岩、青灰色厚层藻凝块灰岩、砂屑灰岩,夹少量薄层泥晶灰岩、鮞粒灰岩、泥质粉砂岩。厚92.6米。时代为早寒武世龙王庙期,形成于潮坪泻湖相带。下页岩段为灰紫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