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科技史简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科技史简表 1、天文历法 时间 人物 成就及著作 历史地位 夏 《竹书纪年》中载有夏桀十年(约公元前1580年)夜中星陨如雨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载 商 商代甲骨文中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月食和新星等的记载。 商代甲骨文中已采用干支记日法。 商代制定的历法中已有闺月。 西周 周代我国已用圭表观测日影来确定季节,用刻漏(亦称漏刻)来记时。 西周时我国已用二十八宿(我国古代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称为宿)来划分周天。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记载到:“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朔月”二字在我国典籍中这是首次出现,也是我国第一次明确地记载日期(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的一次日食。 春秋 《春秋·鲁文公十四年》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 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 比西方造160年 自公元前722年直到公元1910年,我国的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过 这是世界上迄今最长久最完整的记日 《春秋》中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前481年间的三十七次日食,其中三十二次据推算是可靠的 这是世界最完整的上古时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僖公十六年》有世界上关于陨石的最早记载 战国 甘德(楚人) 石申(魏人) 《甘石星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石申 《石氏星表》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表 西汉 司马迁、落下闳、邓平 公元前104年人制定《太初历》,《太初历》采用八十一分法(即定一朔望月为29天零43/81日,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 开始以正月为岁首,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 《汉书·五行志》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汉书·天文志》详细地记载了公元前32年10月24日出现的一次极光 这是世界上较早的精确的极光观测记录 公元前一世纪时已认识到月光是日光的反射。 东汉 贾逵(30-101年) 明确指出黄道和赤道有一交角,在我国首先利用黄道坐标系测定天体的位置。他还发现月亮的视运动有快慢,并测定了近点月。 张衡(78-139年) 水运浑象仪是用水作动力,由复杂的齿轮系传动的天文仪器,他可以准确地自动演示天体运行的情况 是现代天象仪的前身,这是古代天文仪器的重要创造,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性计时器 宋元数学四大家 大衍求一术 比西方1801年著名数学家高斯建立的同余理论早554年,被西方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正负开方术 元 李冶1186—1249 《洗冤集录》,1247著 该书系统地论述了检验尸体的各种方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司法检验专著 公元1406年 朱橚 明代朱 等编成的《普济方》载方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个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医方书 明代 李时珍1518-1593 《本草纲目》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反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5、农业 时 间 农业技术 农作物 农业著作 中国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商和西周时期 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绝大部分的农具用木、石、骨、蚌制成,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五谷”(稻、黍、稷、麦、豆),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 松土工具耒耜 西周晚期 铁器开始使用 春秋 铁农具开始出现 战国 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农具已相当普遍,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渐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已经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西汉 赵过推广了代田法,增加了亩产量 两汉的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农作物除粟、黍外,稻和麦得到推广种植,也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东汉时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稻麦轮作,一年两熟。 西域的葡萄、核桃、石榴、首蓿、胡豆、胡瓜、胡麻、胡萝卜等陆续移植内地。棉花原产地不在我国,大约在西汉时传入新疆地区,后在南方种植 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后期氾胜之所著的《氾胜之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农书。它总结了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