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贫困学子点一盏灯
(一)
“没想到属于我的那个小山村上空的天之角,会游过如此众多的星辰,纵使他们的星辉只是偶尔照亮了我的天空,这种亮,却消除了我心中曾经的黑暗。”
“能够沐浴这种亮,是何等的幸福!龚老师,谢谢您,因为您也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
这些朴素而动人的文字摘自一封来自湘南一个偏僻的山镇-------永州市零陵区梳子铺镇的信,写信的人,叫罗丽华,系文学院2008级中文1班学生。
( 二)
2008年9月,怀揣着自己崇高的理想和,来到了湘西,来到了吉首山城。
老师固守的三尺讲台,一方黑板,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如果我们的人生有一段华美的乐章,那一定是来自老师教给我们的七个音符;老师谆谆教诲的深情是我们前行的灯火,给我们温暖、感动、、力量和信念……
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激励,一切的激励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地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梦想。而老师用正是用来爱心责任将这梦想点亮的人。
我还记得我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张老师,当时候还没有“留守儿童”这个时髦的说法,按照这概念说来,我也算的上是个留守儿童了,小时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将我寄养在外婆家,那时候的交通通信也没有如此便捷,通常也是三四个月才能见上父母亲一面。张老师就像是一位慈祥和蔼的母亲,关心我,正所谓幸福都是相似的,不幸却有各自的不幸,关怀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动,铭记在心。昨天的学生---我,如今接过了张老师手中的灯,也成为了点灯人。亦如歌手黄安唱的“点起千灯万灯,点灯的人,要把灯火传给人
“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于是我们又重新点燃对生活的憧憬激情,点亮自己心中那盏日趋微弱的灵魂之灯,继续前行。
没想到属于我的那个小山村上空的天之角会游过如此众多的星辰,纵使他们的星辉只是偶尔照亮了我的天空,这种亮,却消除了我心灵曾经的黑暗,能够沐浴这种亮,该是何等的幸福!赵老师,您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这是十多年前我参加工作不久所带班级的一名留守儿童,今年在广东深圳给我寄来的邮件。
我刚大学毕业,分配在农村,带了一年级的一个班。有个学生,是农村留守儿童中典型的一个。我刚接这个班时,他无精打采,要么做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对学习提不起丝毫的兴趣……每天都有学生向我报告。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以学习为重,争取上进,努力做一个受人欢迎的好学生。开始他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但还是一如既往,毫无长进。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一根“不可雕的朽木”。但转念一想,我又觉得身为他的启蒙老师,不能因一些困难就退缩,毕竟像他这种孩子在班上也还有好几个。我内心一横:不教育好你,我誓不罢休。
为了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一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一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内心十分怨恨自己的父母,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自己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恨爸爸妈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他们在外打工,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回过家了。”我接着问:“那他们为什么不回家呢?”。“因为他们要挣钱供我读书。”说到这里,他的眼眶红了,流下了眼泪,我也被他感动了,这时我觉得这个孩子渴望被人关爱,被人怜惜。我又借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对他讲述父母在外打工的艰难和辛酸;他们并不是不想家,不爱孩子,只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这样,他们的心理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子女,他们更希望子女能够懂事、听话,并有个好的学习成绩,说完这些话后,望着他闪烁的眼眸,看看他逐渐松驰的神情,我想他一定会明白的。
另外,我私下通知了孩子在外打工的父母,告诉他们孩子对他们的思念,在我的努力下,孩子的父母协商,由爸爸回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从那以后,我觉得孩子的性情变得开朗了很多,上课爱回答问题,各种陋习也随之改正,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样在我的努力和关爱下,其他像他一样的孩子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想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 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关爱。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高尔基也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用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从而促使他们健康快乐。
正如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冰心老人一样的点灯人。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吧!同样在我的努力和关爱下,其他像他一样的孩子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