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篇 人群心理 14、1、1 疲劳的概念 疲劳是人在劳动和活动过程中由于能量消耗而引起的机体生理变化,也就是指劳动者在连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疲劳感和劳动机能减退的现象 疲劳是人的机体为了免遭损坏而产生的一种自然保护反应。 疲劳就是人们自感不适和劳累 疲劳是一种心理现象 疲劳会降低劳动效率 14、1、2 疲劳的表现 生理因素: 体力疲劳:肌肉持久重复的收缩,能量减少,造成工作能力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 脑力疲劳:指用脑过度、大脑神经处于抑制状态的现象。 心理因素:心理疲劳:指工作疲劳在心理上的表现,主要反映是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紧张,思维迟缓,情绪低落,行动吃力。 工作能力曲线:强度、速度、环境、时刻 14、1、3 疲劳的测定 疲劳测定的要求:结果客观、结果应有定量表示、方法灵敏、过程不要太长、在工作结束时立刻进行、不使工人感到不快。 疲劳测定的标准:身体情况的变化;完成某种专门任务时工作能力降低;感到疲乏。 疲劳测定的方法:脉搏测量;动作测定;信号测定;自我感觉测定;疲劳强度测定:计算能量代谢率。 14、2 劳动者的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 8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重新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世卫组织提出衡量健康的10项标准: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适应环境,应变能力强;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匀称; 眼睛明亮,不发炎,反应敏捷; 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骨骼健康,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聂世茂在研究《内经》后总结出九条标准,即: 一、经常保持乐观心境,“心恬愉为务”,“和喜怒而安居处”。 二、不为物欲所累,“志闲而少欲”,“不惧于物”。 三、不妄想妄为,“谣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 四、意志坚强,循理而行,“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 五、身心有劳有逸,有规律地生活,“御神有时”,“起居有常”。 六、心神宁静,“恬淡虚无”,“居处安静”,“静则神藏”。 七、热爱生活,人际关系好,“乐其俗”,“好利人”。 八、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 九、涵养性格,陶冶气质,克服自己的缺点,“节阴阳而调刚柔”。 马斯洛和麦特曼认为,正常心理应有以下十项标准: 1、充分的适应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学习的能力; 7、能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满足上述标准,以提供参考,但多数人未必全部符合。 我国劳动者心理健康的内容: 1、智力正常 2、需要结构合理 3、情绪健全 4、人际关系和谐 5、自我意识准确 青年人的心理健康 常见的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障碍 人格障碍Ω 婚恋障碍 神经官能症 心理障碍的克服 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注重人际沟通 学会用脑 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 偏执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 癔症型人格 Ω 中年人的心理健康 中年人的心理压力 家庭责任 职业压力 害怕衰老 中年人的健康心理调适 控制情绪保持愉悦 协调好人际关系 正确对待挫折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障碍 疑病倾向 猜疑妒忌 焦虑抑郁 情绪多变 唠叨健忘 老年人的健康心理调适 良好生活习惯 正确对待离退休 不要总担心死 淡化自我意识 丰富生活 14、3、4 经理人的心理健康 经理人的心理压力 经营业绩压力 人际关系压力 职业适应压力 下岗与再就业压力 职业道德压力 经理人的健康心理调适 积极发展情商 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不断学习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14、3、5 投资人的心理健康 投资人的心理问题 性格障碍:贪婪、恐惧、犹豫不决、从众 情绪障碍 认知障碍 投资人的健康心理调适 正确对待挫折 铸造自信 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锤炼性格 克服情绪困扰 * * 第十四章 劳动者心理 劳动者的工作环境 2 劳动者疲劳心理 3 1 劳动者的心理健康 3 3 14、1 劳动者的疲劳心理 疲劳的测定 疲劳的实 质与表现 疲劳的概念 疲劳的消除 14、1、2 疲劳的实质和种类 疲劳的实质 疲劳物质积累论 能量消耗论 物理化学变化协调论 中枢神经失调论 疲劳 疲劳的种类 表现形式: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 时间长短:急性疲劳与慢性疲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反思.doc
- 数学物理方法 13 积分变换法求解定解问题.ppt
- 数学一年级下册口算(一年一班).ppt
- 数学物理方法定解问题.ppt
- 数学微格教案之和角公式ppt.ppt
- 数值代数方向相关函数.ppt
- 数专题二新概念.doc
- 数与代数ppt.ppt
- 数字逻辑(第一章)2013级.ppt
- 数字化测图作业高测量1101杨波.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