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一)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四)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设计及过程:
导入新课:(由对联引入)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沅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屈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二、背景简介: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先秦文献没有说到屈原,这篇传记第一次记下有关屈原的资料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屈原是战国时代的人,贾谊是西汉初期的人,司马迁为什么要把这两个人编在一起呢?明代陈仁锡《史记考》说:“屈贾俱被谤,俱工辞赋,其事迹相似,故二人同传。”近代李景星《四史评议》进一步说:“通篇多用虚笔,以抑郁难遏之气,写怀才不遇之感,岂独屈、贾二人合传,直作屈、贾、司马三人合传读可也。”这两家的说法是很好的。
这篇传记最主要的思想就是为才人的身世遭遇鸣不平,抒发一种忠心耿耿,才干卓荦,而结果受打击、受压抑,报国无门,以至穷愁潦倒,抑郁而死的终天愤慨。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一被楚怀王疏斥,再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贾谊是汉初最有才气、最有作为的政治家之一,但终未被重用,才能无从施展,终生郁郁不得志。司马迁也是品格高尚,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
司马迁《报任安书》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他在《屈原贾生列传》中指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自况《史记》之成,基于垢辱。他在最后的“太史公曰”中又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他含着热泪为屈原立传,抒情寄愤以浇胸中块垒。因此,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一篇夹叙夹议的人物评传,这是不同于《高祖本纪》、《李将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传记的地方。
三、感知课文:
听录音,以屈原的活动时间为序,用课文中的五个字概括屈原的一生。
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任——疏——黜——迁——投
第1段 “ 王甚任之” 第2段 “王怒而疏屈平”
第4段 “屈平既绌” 第10段 “王怒而迁之”
“于是怀石,遂投汨罗以死”
四、课文研讨:
第一部分(1—3节):叙述屈原由被信任至被疏远的坎坷经历,介绍并高度评价《离骚》。
1、简介屈原。 2、屈原被疏。 3、述评《离骚》。
[重点词句]
第1节: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志:同“记”。明:明晓(形容词作动词);娴:熟练(形容词作动词) ;于:在 。
—— 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辞令。
[思考]
1、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王为什么“甚任之”?
“王甚任之” :“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_ZZB 3785-2024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docx VIP
- [美的空调]2017美的中央空调设计选型手册(上).pdf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登记及随访表.docx
- 高考数学母题:三角函数.doc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信息科技 第29课 智能工具再体验 教案.docx VIP
- 第二单元+第2课+科技之光+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外研版】(三起)五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同步训练(含答案).pdf VIP
- 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5年版).docx VIP
- 人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全一册 第29课 智能工具再体验 课件.pptx VIP
- 【抗战胜利80周年】202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吾辈自强.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