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珙县九年级数学复习研讨会专题资料(九)
平行线与三角形复习提纲
曹营初中 彭巡端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考点分析
掌握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互相转化。
理解用一个平面去截几何体后截面的形状。
会求简单立体图形(正方形、圆锥、圆柱)中的最短路线问题。
强调:复习时必须准确掌握三视图的规律(正视图和俯视图要长对正,正视图和左视图要高平齐,俯视图和左视图要宽相等),画锥体的俯视图时不要漏掉中心一点。
例题 请说出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考点分析
能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最短解决实际问题。
会进行度、分、秒之间的转换和计算,会比较角的大小。
能运用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有关性质解决简单的计算与证明问题。
能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与互余、互补有关的角的计算问题。
能用直尺、圆规、三角尺设计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图案。
强调:本节内容在试题中主要涉及余角、补角的概念,线段、角的计算及利用平行线的识别、特征进行简单推理。复习是,要熟练掌握平行线的特征与识别等基本概念及辅助线的作法,注意在计算中运用图形中隐含的平角和直角,善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出角与角,线与线及角与线的关系。
例题1 题1.有三个点A、B、C过其中每两个点画直线,可以画出( )条直线.
A.1 B.2 C.1或3 D.无法确定
例题2 如果∠а=200,那么∠а的补角=___160°_____。
例题3 钟表上12时15分时,时针与分针的 夹角为__82.5°_____。
要点:钟表表面共分12大格,每一大格之间又分5小格,所以每小格为60,同时还要明确分针每分种走60,时针每分钟走0.50.
例题4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要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弯的∠A是1200,第二次拐弯的∠B是1500,第三次拐弯的角是∠C,这时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 150° )
例题5 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2+∠3=_135°
例题6 如图所示,已知CB//OA,∠C=∠OAB=100°, E、F在CB上,且满足 ∠FOB=∠AOB,OE平分∠COF.
(1)求∠EOB的度数.
(2)若平行移动AB,那么∠OBC:∠OFC的值是否随之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3)在平行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OBA?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EOB=40°;
(2)不变.∠OBC:∠OFC=1:2;
(3)存在,此时∠OEC=∠OBA=60°
三、一般三角形的认识
考点分析
了解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边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三角形内外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强调:复习时应熟练掌握与三角形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常见小结论的记忆,突出分类、转化、方程等数学思想的学习
例题 1 在△ABC中, ∠C=∠ABC=2∠A,BD是AC边上的高,求∠DBC的度数。
解:△A B C 中,设∠A = x ,则
∠C =∠A B C = 2x
x + 2x + 2x =180°(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
x=36 °
∠C =2x = 72 °
在△B C D 中,∠B D C =90 °
则∠ D B C = 90 °- ∠C =18 °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例题2 尽管草地不允许踩,但还是被人们踩出了一条小路,这是为什么?我们能不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特殊三角形
考点分析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解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
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会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熟悉涉及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分类、函数和方程思想。
会解与拼接、折叠有关的问题及直角三角板的旋转问题。
强调:近年来本节内容的创新试题层出不穷,不仅在形式上出现了证明题,阅读题,条件或结论探索题,而且在内容上还有与网格结合,三角板的旋转,图形的折叠、剪拼、分割和立体图形的展开问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基础知识(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不放,练习时注意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