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习专题: 中考诗歌赏析的复习策略 —— 赵芳 考点透视窗 新课标规定:“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诗歌赏析题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三个特点: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古代诗词为主唐诗宋词、现代诗歌为辅;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 常考知识点: 1. 理解诗意。对诗意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沉含义的领悟。 2. 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理解它们的表达 效果,作用,体味诗句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 3. 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赏析重点语句(如一语双关、含义深刻、蕴含哲理等)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 4.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揭示的社会问题。 5. 结合作者遭遇,社会背景及写作目的,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体味作品的意蕴。 二.诗歌赏析的常见题型 二、诗歌的常见类型 1、主旨情感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时,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 )形象或景物,写出了( )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情感类)忧国忧民,或怀古伤今,或建功立业,或忆友怀旧,或思念亲人,或寄情山水,或怀才不遇,或蔑视权贵,或相知相见,或离情别恨。 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表现手法类 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把握,找出全篇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下运用的好处(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答材料: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比兴、双关、对偶、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动静结合(以静写动、以动衬静)、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小中见大、虚实相间、怀古伤今、借古讽今、以乐衬哀、引用典故… 例2 《天净沙 秋思 》 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例3 文天祥《过零丁洋》: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表现手法上作简要分析。 例4 虞世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运用了什么手法? 例5 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景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例6 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例7 李白“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什麽手法?有何作用? 3、想象描述类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或结合背景,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感情。 例9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例10 描述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例11 描述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 江入 大荒流”。 4 品味炼字类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可以从词性、色彩、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去把握它们的内涵。注意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例12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能否换成“望”字? 例13 杜甫《望岳》:品析“造化钟神秀,阴样阳割昏晓”中的“钟”字的作用。 例14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品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争”字。 例15曹操《观沧海》中“若”字的的表达效果如何。 5、名句赏析类 这类句子有哲理句、意义深刻句、双关句等。解答是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例9、杜甫《望岳》中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 例10、刘禹锡《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高考英语试题江苏卷答案解析英语听力.doc
- 2008高考英语试题解析福建卷.doc
- 2008高考英语试题讲解江苏卷.doc
- 2008高考英语试题讲解浙江卷.doc
- 2008高考英语语法专项复习 连系动词专练 (ppt).ppt
- 2008高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 主谓一致.doc
- 2008高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 助动词与情态动词.doc
- 2008高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 句子成分;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doc
- 2008高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 名 词.doc
- 2008高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 名词性从句.doc
- 2009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3、4单元).doc
- 2009五中高二物理恒定电流同步训练(附答案) 选修三.doc
- 2009北京铁二中高三物理复习精选静力学选择题(附答案).doc
- 2009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三物理单元检测(力和物体的平衡) 人教版.doc
- 2009吉林省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与平衡测试4套.doc
- 2009届 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三语文周考试卷 人教版.doc
- 2009届 江苏省洪泽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卷(三) 苏教版.doc
- 2009备考章节练习第一章直线运动(学生版).doc
- 2009届一轮复习-静力学-GY.doc
- 2009届一轮复习高三数学函数总测试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