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和他的著作《史记》。
2、积累文中的文言知识,诵读课文以培养文言文语感。
3、体会课文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4、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司马迁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为先,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简介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生前历尽艰辛,发愤著书《史记》(又名《太史公书》)。
司马迁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识广博。父亲死后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此外他还广泛游览,实地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为他创作《史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作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背景简介
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
公元前3-4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后期。七雄并峙,战火频繁。七国之中秦最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各个击破,力图吞并六国。赵是北方实力较强的国家,秦一时难以吞并,便用讹诈的手段掠夺它的土地和财物。赵依仗廉、蔺二人军事上严密戒备,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障了国家的安全。本文着重记叙了二人团结合作,与强秦抗争的故事。
四、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结构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简介廉蔺其人。这部分是先交待廉蔺两人身份,为后文写廉颇恃功鄙视蔺相如导致将相交恶——和欢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完璧归赵。这部分通过“完璧归赵”之事,描写相如在特定的形势下和环境中的言行,表现出他杰出的才能和胆识。
第三部分(第14-16自然段):渑池会。这部分通过写“渑池会”之事(相如第二件事),描写相如在特定的形势下和环境中的言行,表现他智勇无畏忠诚爱国的英雄精神。
第四部分(第17-21自然段):将相和。这部分写相如面对羞辱而明大义境界高尚而将相和,也赞美廉颇知过勇改。
五、研习课文1—13自然段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
3、讨论后,使翻译文中的句子,讨论后解决。
4、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
A、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
B、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
C、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
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D、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
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
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E、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
①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③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④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
F、出使结果如何?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
G、概括:写“完璧归赵”,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表现方法:①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②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
5、学生大声诵读这一部分
六、布置作业:
1、整理这一部分的文言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件]必修2-染色体数目变异之一(76中余岳萍).ppt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综合测试题(四).doc
- _2008年深圳市中考英语七所学校英语联考模拟试卷.doc
- _2008年南京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地理试卷.doc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综合测试题(二).doc
- [特约]北京市海淀区2008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理科综合.doc
- §1.1.1 算法的概念(珠海市斗门和风中学 邝国均).doc
- §1.1.2 程序框图(珠海市斗门和风中学 邝国均).doc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综合测试题(三).doc
- §1.2.1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珠海市斗门和风中学 邝国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