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代谢综合征 北京协和医院 朱文玲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Associated CVD Risk Factors 代谢综合症 NCEP ATP III: The Metabolic Syndrome WHO: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GF(空腹血糖异常): 110~126mg/dl IGT(糖耐量异常): 2h血140~199mg/dl 糖尿病:空腹血糖126mg/dl 餐后血糖200mg/dl Risk of Major CHD Event Associated with High Insulin Levels in Non-diabetic Men AIR: LDL Particle Size is Related to the Metabolic Syndrome PARIS: CHD Mortality Increases with Increase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美国NHANES III 调查 对象:8814 名20岁以上美国人 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年龄校正):23.7% 美国代谢综合征人数:4700万 上海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 1/5 糖耐量异常 (1/10糖尿病) 1/3 超重/ 肥胖 2/5 高血压 1/2 血脂异常 1/11符合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病变 血脂异常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关系 肥胖 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 高TG 低HDL-C 小而密LDL-C?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脂质异常治疗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ATP III规定低于40mg/dl 由多种原因产生:胰岛素抵抗、抽烟、热量过多、某些药物 生活方式:减轻体重、增加体育锻炼 首要降低LDL-C达标 伴有TG升高(200-499mg/dl),降低TG 单纯HDL-C低下(TG200mg/dl),应考虑升高 HDL-C的药物(多见于冠心病及冠心病等危症) 药物(尚无专升HDL-C的药物) 贝特类: 升高 HDL-C 5-20% 他汀类: 升高 HDL-C 5-10% 烟酸: 升高 HDL-C 20-30%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 50%的高血压患者有胰岛素抵抗 有胰岛素抵抗者高发高血压 什么是肥胖? 肥胖是一种疾病 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 早在1948年肥胖就被国际疾病分类体系定义为一种疾病 尽管肥胖不断被定义为一种疾病,但人类只是最近几年才逐步意识到它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肥胖的定义 肥胖可以定义为身体内脂肪过度蓄积以致威胁健康,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控制才能达到减重并维持。 亚太地区肥胖防治指南诊断建议 诊断-其他衡量肥胖的方法 皮脂厚度 生物电生理测定 CT和磁共振测量体脂分布 内脏型肥胖 对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更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 判断内脏型肥胖的标准:内脏脂肪面积100cm2 上海690人的MRI腹腔内脏脂肪面积测定结果 ? BMI为18-25正常范围时, 内脏型肥胖 男性:17%,女性:11% ? 内脏脂肪80cm2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与 内脏脂肪100cm2的人群相近 ? 内脏脂肪60cm2时, 20%有糖尿病 30%有高血压 50%有血脂异常 10%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肥胖,不容忽视的问题 西方国家肥胖的发病率 中国城乡青壮年肥胖率发展趋势 中国部分省市肥胖率 中国学生肥胖率发展趋势 肥胖的后果 美国女性中根据体重指数分类患2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 美国女性根据腰围分类患2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 肥胖与心血管病的关系-Framingham研究 肥胖是预测到的下列疾病的长期危险因素: 预测值与年龄、血浆胆固醇水平、血压、吸烟与否、左心室肥大或糖耐量改变无关 美国女性按体重指数分类因冠心病死亡的相对危险性 体重指数与年龄有关的死亡率 中国14人群肥胖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 肥胖是中国人群糖尿病发展的主要原因 成人糖尿病患病率 2% - 3% 中国农村 4% - 5% 北京 6% - 7% 台湾 10% - 12% 香港 10% - 12% 澳州华人 17% 毛里求斯华人 肥胖的起因及治疗 体重增加的生理机制 肥胖的病因学 高脂饮食促使体重增加的机制 是什么引起中国肥胖人口急剧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