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6月份月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测试范围:第16-20课、28、29、30课)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1.请根据拼音补写出下面句子里空缺的字。(2分) (1)我国很多地方端午节都有吃zòng( )子的习俗。 (2)yòu( )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 (3)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pēi( )呢? (4)中间一位穿得阔chuò( ),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 2.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引经据典 囊莹映雪 肃然起敬 既物起兴 优游自在 顾名思意 龙吟凤哕3.根据要求,写出相对应的内容。(4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 。 (2)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原句回答) (3)《饮酒》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句子是: , 。 (4)《行路难》通过“ ,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揭示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 4.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族,各民族的歌舞美妙动人,各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一个美丽的说。根据你所搜集的资料写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或歌舞。(两个即可)《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水帘洞洞天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作品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歧山之阳③,其占为有年④。既而弥月⑤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户相与忭⑥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⑦,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⑧,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⑨。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⑩;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翳⑾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释:①志:纪念。②其示不忘一也:但是表示不忘是一致的。 ③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叫阳。④有年:丰收年景。⑤弥月:满一个月。⑥忭:高兴、喜欢。⑦病者以愈:生病的人因而痊愈。⑧荐饥:连年灾荒。⑨盗贼滋炽:贼也猖獗起来。⑩襦:短衣、短袄。⑾翳:是。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山肴野蔌 太守谓谁 为亭于堂之北 使天而雨珠 9.请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10.(甲)文第二段是核心,它集中描绘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画面,请仔细研读,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太守宴”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儿?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11.(乙)文第一段列举了“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三个历史故事,有什么用意呢?(2分) 12.(甲)文欧阳修细心选取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一年四季景色之美,请你根据示例,结合课文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补写出“春、秋”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