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六校2008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市六校2008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关隘 谥号 自缢 溢于言表 黄金百镒 B.沤肥 讴歌 老妪 伛偻提携 金瓯无缺 C.挣揣 湍急 瑞雪 逸兴遄飞 惴惴不安 D.秸秆 拮据 仓颉 屡遭诘难 佶屈聱耳 2.下列词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 ( ) A.舶位 决断 唇枪舌剑 筚路蓝缕,以乞山林 B.坐落 笼络 出奇致胜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风彩 扫描 攻城掠地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D.株连 返聘 相辅相成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诗句“ , ”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写出了诗人在横遭冷遇后寂寞凄凉的处境,同时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也烘托了作者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2)清华园内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是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的象征,是对强权 学术的抗争的象征。 (3)一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玩家有过网上交易经历,但成功者寥寥无几,许多玩家在被骗后,也开始用别人骗自己的方法欺骗别人,使得网络游戏交易中到处充斥着 。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干涉 尔虞我诈 B.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干涉 勾心斗角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干预 勾心斗角 D.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干预 尔虞我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天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B.“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文简意深。口号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心声。 C.坐落于天津河北区民族路的梁启超纪念馆共分12个展室,主题有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护国战争、巴黎和会等,最后一间展室展现的是梁启超的家庭及其九个子女成材的故事。 D.关于课外阅读,这位教育专家提出如下建议:诗词、小说最好推荐给初中学生比较合适,曲赋和笔记文学则最好推荐给高中学生比较合适。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慎 微 所谓慎微,是指重视细微的或初发生的事端,对之持谨慎态度。 “慎微”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最早使用,当属《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但有关慎微的思想,在《淮南子》之前,就已有思想家论及。例如,《吕氏春秋·察微》中有“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此处“察其秋毫”即含有慎微之意。此外,陆贾所作《新语》中有《慎微》篇,虽然其篇名疑为后人所拟,但篇中有关慎微的思想为陆贾本人所阐述,则是无可争辩的。如“采微善,绝纤恶”等。 古人讲慎微以他们对于“微”与“著”、“小”与“大”之关系的认识为基础。《老子》六十四章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是借助于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微”与“著”的关系。《荀子·大略》中有:“尽小者大,积微者著。”“小”与“微”累积起来,就可以成“大”成“著”。荀子以高度概括性的语言,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另据《汉书·董仲舒传》:“臣闻众少成多,积少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此处,从“小”与“大”、“微”与“著”的关系中直接推出了慎微的道理。又如《后汉书·陈忠传》称:“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显然,古人对于“小”与“大”、“微”与“著”的关系的认识,包含着朴素辩证法的因素。如果没有一定的辨证眼光,是无法推出慎微的结论的。 《礼记》之《经解》中有“慎始”一说:“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此处所谓“慎始”,其意与“慎微”相近。事物之始端,往往细微难辨,若不谨慎对待,则可能以毫厘之差而致千里之谬。从毫厘之“微”到千里之“著”的这种变化,就是未能慎微的后果。 由“小”与“微”累积而成的“大”与“著”,既可能是好的结果,又可能是坏的结局,这要依“小”与“微”的性质而定。若是小善、微善,则慎而积之;若是小恶、微恶,则慎而去之。慎微的这两重含义,也多见于古人的论述中。例如,《易传·系辞下》中有:“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然而,在古人的言论中,也偶见有与慎微之德似乎不一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