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要素.doc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华东师大版要素.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一、中远古人类 P 1.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地点:云南元谋 2.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 北方农耕文化 黄河流域 西安半坡遗址 6000-7000 温暖 土地肥沃 饲养猪、狗等家畜 彩陶、纺织、半地穴式房屋 粟、黍、白菜 南方农耕文化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6000-7000 湿润 土地肥沃 陶器、纺织、干栏式房屋 水稻 三、、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炎帝、黄帝与华夏族(汉族的前身)的形成 (1)炎黄联合打败以蚩尤为首的部落。 (2)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禅让的含义:尧传舜,舜传禹,这推举首领的方法,历史上叫“禅让” 、禅让制的结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后传位给儿子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目的: ②内容:(1)“授民授疆土”(2)周王分封的对象: 自己的子弟和同姓、功臣、前代贵族的后裔。(3)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作用: 10、商鞅变法: P3 ①目的:富国强兵,改变秦国落后面貌.支持者:秦孝公 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 主要内容: ⑤意义(结果):、都江堰(位于今四川都江堰市) P54 修建: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作用:它的建成,化水害为水利,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 2、中央集权制: 3、秦朝统一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修建直道、驰道;修建长城。 4、陈胜、吴广起义 P66 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徭役、兵役沉重;沉重的赋税; 刑法严酷; 秦二氏的统治更加残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直接原因:被征发到渔阳戍边的农民误期。 过程: (1)开始时间:公元前209年 (2)地点:大泽乡 (4)建立政权:张楚政权 (5)结果:失败 (6)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概念:两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38年 目的: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 结果:此行虽然没有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了解了沿途的情况。 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19年 目的: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即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从此,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丝绸之路 (1)西汉和西域沟通以后,中国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2)路线: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从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横穿欧亚陆上通道的“丝绸之路”。 (3)评价(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深远影响。这条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成为中西交通交通的重要渠道。影响:有利于维持封建等级秩序;有利于给贫困民众以精神上的安慰。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因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在官渡大战。曹军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 赤壁之战:208年,国别人物时间都城魏曹丕220 洛阳蜀刘备221 成都吴孙权222称王 229称帝建业(今南京)1、甲骨文、甲骨文概念: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又叫卜辞。 、内容: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作用: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周也有甲骨文。 、著名青铜器:司母戊鼎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教育: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等。 、派别及其主要思想 派别姓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道家子时期《》 “无为而治”儒家孟子战国时期《孟子》“仁政”时期法家韩非子战国时期《韩非子》法治墨家墨子战国时期《墨子》“兼爱” “非攻”兵家孙时期《孙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7、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著有《楚辞》《离骚》 8、《史记》 体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