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又名中华虫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它是由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主要产于我国青海、西藏、新疆、四川、云南、甘肃、贵州等省及自治区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肾、肺经。 功能主治:具有养肺阴,补肾阳的功效,为平补阴阳之品,用于肺痨咳血,阳痿遗精等症。如东宝肝泰、百苓胶囊、金水宝。 病后体虚不复,自汗畏寒等,可以用冬虫夏草同鸭、鸡、猪肉等炖服,有补虚扶弱之效。 昆虫产品的利用 大多数昆虫极少达到猖獗的种群水平,主要是因为它们受到天敌的控制,使其种群维持在特定的水平上。如利用昆虫捕食和寄生行为控制农业害虫是生物防治方法的一种重要措施和手段,天敌昆虫在农业增产、增效、控害、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5. 昆虫是除草工 将近50%的昆虫产品是草食性的。自然的策略与人类的策略在昆虫与植物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取食人类不需要的植物或杂草的植食性昆虫,对人类是有益的,而损害我们的作物和森林的昆虫,就被认为是害虫。如澳大利亚从阿根廷引进仙人掌蛾控制梨形仙人掌 。 6. 昆虫是食腐动物 腐食性昆虫对植物和动物的分解,包括在营养物质循环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常常忽视白蚁、许多小蠹虫、蛀木甲虫及木工蚁在死树分解上起的有益作用。同样,如丽蝇、隐翅虫及埋葬虫则在动物尸体的分解中起重要作用。 7. 昆虫具有美学和科学价值 8.昆虫与仿生学 Trapping tests on synthesized sex pheromone in the field 四、如何学好本门课程 识别害虫,掌握害虫本身的形态特征。 了解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能够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 3.破坏人类生产产品 木材、粮食、织物、皮毛物等都有可能受到昆虫的危害。 第二节 我国森林害虫发生与危害情况 全国现有森林有害生物8000余种,其中本土主要有害生物260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30种,发生面积超过100万亩的45种(类)。 每年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80亿元,发生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2%,占人工林面积的23.7%。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中500多个县市中300多个县市光肩星天牛泛滥成灾,受害木超过4*108株。仅松毛虫全国每年木材材积损失500*104m3。另外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等都造成森林严重受害。 一、我国森林害虫危害概况 1996-2007年全国森林有害生物发生面积 二、造成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人工林面积增加; 天然林长期超负荷砍伐; 危险性病虫草害远程人为传播加剧; 长期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防治工作处于被动救灾状态。 第三节 森林昆虫学研究历史 和现状、发展趋势 一、森林昆虫学的研究内容 森林昆虫学forest entomology是研究各种森林昆虫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个体发育繁殖习性及分类学地位;种群发生发展规律,与寄主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失控种类种群数量的调节和有益种类的利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森林健康和促进林业持续发展的科学。 随着“可持续林业”新概念的提出,相继提出了一些害虫管理的新策略,主要有森林保健、害虫生态控制等,把对害虫“被动的防治”变为“主动的预防”。 二、森林昆虫学研究发展现状 预防为主,科学防控 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森林病虫害 森林有害生物 预防为主,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的战略性转移 实行科学防控,把握规律,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 健全法律法规,依法治理 采取综合措施,实现森林健康 预防为主 科学防控 依法治理 促进健康 新时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对策 三、涉及到更多相关学科新技术的应用 利用新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如GIS、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航空录像技术等、生物技术如DNA指纹技术用语分类,转基因技术用于害虫防治。电子显微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石蜡切片技术、色谱分析、电泳,利用黑光灯、性外激素、激光等诱杀害虫。 Sex pheromone bait Trap won practical new-type patent 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 及灾后3年、11年林区恢复监测 TM影象 过火区 1987 过火区恢复 1990 过火区恢复 1998 * * 森林昆虫学 林学专业适用 森林昆虫学,李成德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教 材 课程结构 绪论 总论 第一章 昆虫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