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由喂养不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疳 证 一、概述 1.定义: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病证。 2.临床特征:形体羸弱,精神萎靡,肚腹胀大,青筋暴露,饮食异常。 3.发病情况:无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其重症预后差,轻症预后佳。 4.古代认识:古人对疳证的含义有两种解释:一说“疳者甘也”,认为疳证发生原因为小儿过食肥甘、生冷,损伤脾胃,曰久渐成疳证;另一说为“疳者干也”,是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述其症状及病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古代医家视为“恶候”。 5.命名和分类:以五脏分类的肝疳、心疳、脾疳、肺疳、肾疳;以病因分类的冷疳、热疳、哺乳疳、蛔疳、无辜疳;以病位分类的外疳、内疳、口疳、鼻疳、走马疳;以病证分类的疳泻、疳痢、肿胀疳、丁奚疳;以病情分类的疳气、疳虚、疳极、干疳等等。 6.现代医学认识:小儿营养不良症,小儿贫血、佝偻病及某些维生素缺乏症等均可参考本证进行辨证施治。 二、病因病机 1.病因:(1)喂养不当,饮食不节,营养失调,损伤脾胃。如小儿饮食不懂自调,过食肥甘生冷,或偏食或饥饱不调等;(2)疾病影响,病后失调或为药误,如他病缠绵,特别是呕吐、泻痢等证迁延难愈,常使脾胃受损,或过份使用苦寒之药或攻伐太过损及中阳之气;(3)禀赋不足,如早产、双胎、过早断奶或未及时添加辅食等。 2.病机:脾胃受损,正如北宋儿科名家钱乙所述:“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 三、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病史:5岁以下小儿多见,尤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甚,有喂养不当史或先天禀赋不足,或有原发疾病史,如过份饮食肥甘生冷,过度呕吐,泻痢日久不愈,肺痨或是为早产,双胎等。 (2)主症:形体消瘦、精神疲倦或烦躁不宁、肚腹膨大见青筋显露等,常有挤眉弄眼动作,严重者有小老头貌。 (3)体征:Ⅰ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值15~25%25~40%40%以上,全身皮下脂肪消失,神萎,反应低下。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RBC、HGB多偏低。 (2)免疫功能较低下:IgG、IgA常偏低,T—淋转低。 (3)偶有突然发生自发性低血糖。 (4)常有多种维生素及某些微量元素缺乏。 3.须与厌食证相鉴别:厌食症主要症状为长时期食欲不振,无明显消瘦,精神状态尚好,一般病在脾胃,不涉及他脏,预后良好。与积滞鉴别:积滞是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酸臭。无形体消瘦,日久可转化为疳证。 四、辨证施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因:本证病因有饮食喂养不当,多种疾病影响及先天禀赋不足等,临床要细察症状,掌握重点。 2.辨轻重:本证临床有轻、中、重度之不同,一般病之初期,常见面黄发稀,情绪不定,不思饮食,形体较消瘦,此为轻症;轻证若治不得法,病情发展,出现形体明显消瘦,并有肚腹膨大,烦躁激动,嗜食异物等,此为本虚标实,病属中度;若极度消瘦,全身大肉已脱,皮包骨状,精神萎靡不振,甚则突然虚脱,此为疳之后期,病属危重。 3.辨兼证与危证:主要发生在干疳阶段。临床出现眼疳、心疳、疳肿胀等。若皮肤出现紫癜为疳证恶候,提示气血皆干,络脉不固。疳证后期之干疳阶段,若出现神萎面晄,杳不思纳,是阴竭阳脱的危候,将有阴阳离决之变。 (二) 治疗法则 《幼幼集成》载“疳之为病皆虚所致,即热者亦虚中之热,寒者亦虚中之寒, (三)分型用药 1.疳气 治法:调脾健运。 方药:资生健脾丸加减:党参、黄芪、茯苓、白术、芡实、炒扁豆、淮山药、砂仁、陈皮、大枣。 2.疳积 治法:消积理脾。 方药:肥儿丸加减:人参、黄连、胡黄连、乌梅、茯苓、麦芽、谷芽、陈皮、白术、山楂、淮山药、厚朴。 3.干疳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党参、黄芪、生地黄、熟地黄、白术、淮山药、白芍、沙参、当归、甘草。 兼证:见于疳证后期,累及他脏所致。 (1)眼疳 治法:养血柔肝,滋阴明目。 方药:石斛夜光丸加减:石斛、天门冬、生地黄、夜明砂、青葙子、黄连、菟丝子、肉苁蓉、白芍、党参、丹参、枸杞子。 (2)口疳 治法:清心泻火,滋阴生津。 方药:泻心导赤散加减:生地黄、淡竹叶、木通、甘草、灯芯草、云苓、胡黄连、谷芽、绵茵陈、白芍、蒲公英。 (3)疳肿胀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消肿。 方药: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熟附子、茯苓、白芍、生姜皮、白术、防风、泽泻、陈皮、桂枝。 (四)西医治疗 1.消除病因,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2.补充营养,调整饮食,根据营养不良程度,消化能力强弱,进行营养指导。6个月以内以乳类为主,逐步添加辅食,尽可能补充优质蛋白,如豆制品、蛋、鱼及乳类等。能量供给由少渐增,至体重接近正常,以正常需要量供给即可。 3.促进消化和改善代谢功能:给予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