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白芨?石油是稀缺的,原油价格大幅上扬,令全世界震动,争夺石油资源引发的战争愈演愈烈。煤是稀缺的,大小矿主成了千万亿万富翁。土地是稀缺的,谋者囤积土地暴富。资源稀缺,是当今世界一个热点话题,一个必须面对的焦点,也是商界致富的天机。可是,中药材界对此缺少高层建瓴的深刻认识,缺少从实际出发的理论研究。其实一部市场经济学存在的前提条件就是稀缺,市场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应付稀缺,如何选择,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如何在人的欲望无限和资源稀缺的矛盾博奕中求得均衡发展。九年前我发表过《中药材的资源是有限的》文章,提出了稀缺论,并点到一系列野生中药材,说资源稀缺,物以稀为贵,其价格大势必涨。今天,我想以白芨为例,深入谈谈中药材野生品种稀缺的价值。一、本性稀缺老虎是珍稀的,老鼠难能稀缺;丹顶鹤是珍稀的,苍蝇难能稀缺;虫草是珍贵的,蛇床子难有稀缺。为什么?这由物种的本性决定的,天性。白芨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华夏民族延用了2000多年。它属于兰科多年生草本。兰科植物大多珍稀,其兰花多清雅之风。梅兰竹菊四君子,中国书画家,吟诗泼墨,颂扬清风傲骨的精神。兰花,白芨的同族兄弟,在花卉产业中是高档精品。兰科中的药用植物,常用药是白芨、石斛和天麻,是稀缺的同宗三君子。野生的天麻和石斛资源罕见了,天麻家种被中科院徐锦堂教授破解,有性繁殖推广令天麻不再稀缺,但野生天麻的价格依然高悬在三百元之上。石斛家种处于试种阶段,野生金钗石斛高价难求。白芨,野生资源正在走向灭绝,家种还没起步。白芨为什么是稀缺的?这是由白芨植物特性决定的。珍稀植物就是珍稀植物。兰科植物白芨就是珍贵的。1、生存环境要求独特白芨大多野生于山野川谷的向阳山坡、疏林中、草丛中,喜欢阴凉的湿度较大的环境,土壤肥沃疏松而又排水良好的夹沙土。所以,要求生存环境独特的白芨的资源是有限的,目前,产地仅剩下云、贵、川、湘。家种白芨必须搭棚创造相似于自然的阴凉,像人参黄连一样。2、无性繁殖的独特白芨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紫花白芨高30厘米左右,四川峨眉白花大白芨高33厘米以上。白芨叶3-6片,长披针形,中部稍宽,先端尖。白芨3月茁发,花期4-5月,果期8-10月。12月倒苗。白芨虽然结果,但是,却不能依靠种子繁衍。成熟的白芨种子呈橄榄型,黄色粉沫状,非常细小,种皮为单层细胞组成,侧壁加厚,细胞器及原生质均已消失,是一层半透明的死细胞,胚椭圆型,未分化,为原胚阶段,胚柄退化,无胚乳。在自然状态下,极少萌发成苗。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共生真菌,而目前对白芨根上和它伴生的真菌的研究工作进展缓慢,这是白芨家种研究的一个关键课题。这种生长环节的奥秘性超越了生产者的认识水平,所以,这样的迷局要请高手,天麻有性繁殖是中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徐锦堂教授攻破的,群众自发为他塑像,纪念他为天麻种植带来的造福一方的丰功伟业。由此可知目前白芨家种只能由块茎为种苗,但是,只有当年生具有老杆和嫩芽的块茎才能发展成新植株。可见,白芨发展家种,要面临子种秧苗稀缺的困境。再说,这种传统的分株繁殖方式,不可避免地产量低,抗病害能力差,一代一代退化。说到底由于种苗紧缺,大规模产业化种植遥不可及。3、种群分布的独特白芨在大自然界是呈现零星分布状态,至今没有发现像北方苍术那样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连片的,这是它的天性,所以,发展家种,种植密度小、亩产量低、成本高,又是一种困境。4、生长周期的独特白芨生长周期长,两年可以长2-3个茎块,第三年增长4-6个,第四年在增长8-12个。所以即使家种成功,从种到收要历时四年。在自然界,超过四年的白芨地下茎块,不但不增长,反而会因茎块过于拥挤而退变腐烂。5、产新期短而独特白芨草本于12月至第二年3月是倒苗期,4-7月植株过矮小根茎水份过大而轻泡难觅,又不值得采挖,一般11-12月产新,抢青提前到7月。所以,白芨产新期仅两个月左右。6、加工过程独特白芨采挖后加工复杂,因为白芨胶性采挖后抖去泥土须在水里浸泡1小时左右,踩去粗皮,再放到沸水锅中煮6-10分钟,不断搅动,直到无白心取出,烘干。而自然晒干须月余。在晒干或烘干过程中,要反复放入竹筐或槽笼里,来回撞击,擦去粗皮和须根,使成光滑洁白的半透明体。所以,我们研究中药材的稀缺,首要的要研究它的生物特性。蛇床子为什么不是稀缺的?你看它从广西直到河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产新广西4月直到河北9月能够拖延半年之久。一旦紧缺,从种到收仅半年时间。这样的野草结籽品种,难能创造稀缺的奇迹。综上所述,白芨的稀缺是天生的,在实验实中,白芨的有性繁殖尚未破解,而在大田产业化种植还没有起步,因为白芨要求独特的生长环境,种群不宜密植、生长周期长达四年之久等困境。二、产地变迁史佐证稀缺回顾白芨野生资源的稀缺历史,认识才能够深化。跳出来,站在纵向发展史的高度,放眼祖国神州大地,白芨资源灭绝进程历历在目,从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