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一课 原始人的创造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艺术与审美的起源以及中外原始艺术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
2. 理解视觉艺术在原始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 初步探讨原始艺术与原始人之间的联系。
?
教学重点:原始社会具有代表性的美术类型与作品。
教学难点:原始社会的美术作品与原始人类的生存关系。
?
?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新课
欣赏中外原始社会的代表性美术类型及其作品:陶器、玉雕、雕刻、彩塑、岩画、洞窟壁画、巨石阵等。
活动建议一:(讨论、提问)
1.我国原始社会有哪些典型的美术类型?(陶器、玉雕、彩塑、岩画)
2.最能代表我国原始社会灿烂文化的是什么?(彩陶文化)
3.外国原始社会的美术类型有哪些?(雕刻、岩画、洞窟壁画、巨石阵)
?
二.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文化
陶器的出现大概有一万二千至八九千年的历史,它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它不但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而且促进了人类定居生活的更加稳定,并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类学会了制作陶器。
陶器的制作有手制和轮制两种方法。
原始社会彩陶代表作品:(教师或学生简介)
1. 人面倪鱼彩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2. 鹤鱼石斧彩陶缸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3. 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
4. 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山东大纹口文化)
5. 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6. 彩陶花瓣纹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7. 彩陶旋涡纹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8. 彩陶舞蹈纹盆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9. 彩陶旋涡纹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10.鹰形陶鼎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
课堂活动建议二:(讨论、提问、临摹、体会)
1.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用品美观些,那么原始人会不会有这样的愿望?(彩陶上的装饰)
2.现代人在生活用品时,除了希望它们美观,还希望它们的造型和功能符合我们的生活要求,那原始人会不会?(尖底瓶、白陶鬹)
3.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主要有哪几种类型?请说出其代表性作品。(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
4.举例说明他们各有哪些重要的艺术特点?
5.(临摹)
进一步观察研究彩陶纹饰的形式演变规律,可通过观察乃至临摹这些纹饰来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6.教师简要讲解、点评。
?
三.玉器雕刻
1.江苏武进寺墩良渚文化遗址
2.玉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玉龙曾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虽然此后又发现了更早的龙形的踪迹,但红山玉龙的典型意义仍不容置疑。中华民族向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起源同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肇始紧密相关。红山玉龙对于研究我国远古的原始宗教,总结龙形发展的序列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从这一点上来看,怎样估价红山玉龙的文化价值均不为过。
3玉琮 (良渚文化 )
在良渚文化的大墓中,常出土玉琮和玉璧。《周礼》上说: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玉璧和玉琮是祭祀天地的礼器。中国上古的宗教观是把世界分成上、中、下三界,而玉琮正是中国上古世界观的一种浓缩。琮的方圆表示地和天,中间的穿孔表示天体之间的沟通。从孔中穿过的棍子就是天地柱。琮上刻的动物形象,表示巫师通过天地柱在动物的协助下沟通天地。随葬玉琮的墓主人应是高等级的巫师,他们垄断者沟通天地的宗教权力。
?
四. 彩塑
1.彩塑女神头像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出土于辽宁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属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后期,距今五千多年。女神头像头顶和左耳残缺,鼻脱落。高22.5厘米、宽16.5厘米,相当于真人大小。额顶发迹平直起棱,鬓角齐整。耳长圆,微前倾。眉问处圆凸。鼻梁低。眼窝较浅,双眼嵌淡青色圆饼状玉片为睛,眼梢上挑。颧骨高耸。嘴大,外咧。颏尖丰满,向前凸出。塑泥为黄土质,有较大粘性,掺草禾。内胎泥质较粗,捏塑的各部位为细泥质。外皮打磨光滑,出土时颜面呈鲜红色,眼眶、面颊尤显,唇部涂朱。造塑基本准确,形象生动,表现了我国新石器时代彩塑的高水平。
?
2.孕妇像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1982年考古学家在山东嘴发掘出了红山文化的大型建筑群址,并出土了20余件残损的陶塑人像,包括两件小型裸体孕妇像,这是其中之一。东山嘴红山文化大型建筑群址是宗教性的遗址,出土陶塑孕妇像,反映了红山文化先民的生育崇拜信仰。由于自然灾害、瘟疫、战争等原因,原始氏族部落的死亡率较高,为使氏族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