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二首》同步练习.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二首》同步练习 一、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C ) A.悲伤流泪 B.离愁别绪 C.深厚情谊 D.黯然伤别 2.对本诗首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 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3.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B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5.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这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一反前人离别的悲伤,以一种理性的议论展现了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给朋友以特别的安慰和鼓励,显得昂扬乐观,气象阔大,志趣高远,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意的不朽名句。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抒发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诗人与好友真挚的惜别之情,也体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 7.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答: ①“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②“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8.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9.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10.“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什么? 答: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的朋友时刻关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 11.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诗句一洗往昔送别诗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乐观旷达的胸怀,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的不朽名句。 12.本诗出自《王子安集》,作者是唐朝(朝代)的王勃(诗人),他和骆宾王、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 13.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慰勉之情,体现出作者高远的志趣。 14.“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15.颈联蕴含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的,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这一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的不朽名句。 16.本诗押韵的字是津、人、邻,韵脚是in。 17.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城阙辅三秦;虚写景物的诗句是风烟望五津。 18.这首诗之所以成为送别诗的上乘佳作,就在于一扫离愁别恨,充满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19.本诗中你最欣赏哪一联,请从内容或艺术手法角度作一赏析。 答:颈联,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与鼓舞。或:比喻,“比邻”指地理距离很近。知己是指情感很近,用地理位置之近来喻指彼此关系的亲密。 2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的不朽名句? 答:作者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的深情与厚谊,气象阔大,志趣高远,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受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