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思考   [摘 要] 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体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有时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的办学思想,进而影响到大学的发展进程。就业竞争压力及用人单位的观念等因素,出现了社会把大学沦为“职业培训机构”和大学为了迎合社会需要而忽视自身社会职责的趋势。为了满足大学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必要构建起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的大学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只有社会角色各就各位、各司其责,教育才能健康发展,高等教育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关键词] 大学社会职责;人才培养方法;社会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5-0001-03   1 问题的提出   关于大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讨论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说法:“大学培养的人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用人单位认可的毕业生才是好的毕业生”等。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说法,深深地影响着当下我国大学办学思想及办学方针。在一个有着“学以致用”传统思想的国度里,在大学毕业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都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今天,有哪一所大学可以无视用人单位的诉求呢?为在激烈的科研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面对社会有时是失去节制的要求,许多大学走向了屈尊降贵、努力迎合的道路。这样的大学纷纷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开设专业或课程,直至提出了“订单式培养”的口号。对此有人惊呼:“今天的大学正在沦为社会的培训机构!”   透过上述现象,既要看到国际上大学教育平民化的潮流,同时也应看到当下我国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更希望将全部教育和培养的责任推给大学的趋势。对此,人们不禁要问:逐渐走向“培训机构”的大学符合社会的根本利益吗?这样的大学有机会超越他国的大学,走在世界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前列吗?在这场社会用人单位和大学之间的博弈中,需要重新思考“大学的社会职责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   2 大学的社会职责   大学的社会职责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说到它人们会首先想到那些古训,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对此,梅贻琦也曾经指出:“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而学问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乃益见显著”[1]。梅贻琦先生还用巨大的篇幅论述关于“亲民”(也就是人的培养)的问题。只不过和今天推崇人才的培养取向相比,在梅先生眼里“亲民”的目标更国民化、更平实、更普遍化一些。   站在今天来看,大学之道依旧没有超出“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只不过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技术角度而言,大学在发展科学和技术并培养发展科学技术、驾驭现代技术人才方面更加有所侧重而已。当然,这里的科学技术,并非单指自然科学及相关技术,它也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技术。   为了前者,大学必须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掌握规律、真理和知识,并且运用这些规律、真理、知识乃至技术,去发现新的知识、开发新的技术,来推动人类不断加深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知识和技术去引领社会的发展。   为了后者,大学必须使所有受教育者具备适应、推动甚至引领未来社会的能力。尽管这种能力包含了受教育者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例如,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合格公民。这同时更包含了持续进步的能力,如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必须看到,即使在一个高等教育高度普及的社会,大学教育的受教育者也是引领并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生力军。和这样的使命所要求的能力相比,毕业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并适应之,这样的基本生存能力(常常表现为适应第一次就业岗位工作的能力)仅仅是很小一部分,也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要求大学在承受竞争压力、虚心倾听社会用人单位诉求的同时,在“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方面,还必须承担更多非器用之用的任务。只要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比大学更好的、可以实现上述社会职责的机构或者是制度,大学制度的守望者们就必须勇敢地承担起它自身的社会责任,不管这所大学所谓的类型如何。   大学当然需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并用自己的知识、智力及人才优势帮助社会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在促进社会发展。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无条件地迎合社会面临的所有需要,尤其是那些会使大学忘记自己历史使命的需求。这就要求大学需要在强烈的实用主义思潮中,看到自身无可替代的“无用之用”。   没有坚守,就没有价值。没有知识储备、没有思想和精神的积淀、没有放弃的大学,一定是一所平庸的大学,而平庸的大学只能永远是社会的尾巴,从而无法完成社会、时代赋予它的使命。   3 人才需求变化的启示   除了正确认识大学的社会职责之外,还需要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为此不妨做一个小小的调查:看看自己当年的大学同学中,5年后还有多少人在从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