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分析与应对.docVIP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分析与应对.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分析与应对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课堂中学生出错也是无法避免的,错误伴随着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且“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错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经验,往往是一种鲜活而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课堂也因错而变得更有意义和生命力。   一、“错误资源”的成因分析   1.生活经验不足产生错误   受到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影响,小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识也存在片面性,这往往会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出现错误。如在“可能性”一课中,让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分别说一句话,有位学生说:“孩子的身高不可能比成人高。”他还振振有词地解释:“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比我们要高。”显然,这位学生由于受到片面的生活经验的影响,产生认识上的错误。   2.思维定式产生错误   思维定式是指人们用固定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它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在知识迁移过程中,如果受到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学生思维受到束缚,就会产生错误。如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一课中,学生遇“多”就“加”,遇“少”就“减”的思维定式容易造成错误。   3.新旧知识干扰产生错误   旧知识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新知识对旧知识反过来也会产生干扰。如,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用简便方法计算(10+80)×125时,有的学生会受乘法结合律的干扰,做成10+80×125;同样用简便方法计算(25×25)×4时,有的学生会受乘法分配律的干扰,做成(25×4)×(25×4)。   二、“错误资源”的应对策略   1.精心地预设错误   “认识三角形”一课中学生顺利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时我出示问题: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分别为3厘米和7厘米,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出现两个答案:如果三角形的腰为7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7×2+3=17(厘米);如果三角形的腰为3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3×2+7=13(厘米)。如我所料,学生果然会出现两个答案,此时我并不急于纠错,而是沉默不语,等待学生的反应。接着,一名学生急切地说:“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是3厘米,两腰加起来才6厘米,比第三条7厘米的边短,围不成三角形,所以答案只有一个:7×2+3=17(厘米),只有当两条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长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故意让学生出错,然后让学生在错中产生质疑,在质疑中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其实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有些是能够预料到的,这需要教师对“错误”有足够的预见性,在课堂抓住错误的契机。   2.宽容地接纳错误   在“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上玩“拍手说算式”游戏,教师先示范拍“×× ×× ××”,生说算式3×2或2×3。接着生生互动,其中某学生拍“××× ××× ××××”,这时教师鼓励:“你没拍错,只是没拍完。能重新来一次,把它拍完吗?”该生听后自信地拍出“××× ××× ××× ×××”。接着教师追问:“她第一次拍手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难的问题,你们能根据她拍的情况列出与乘法有关的算式吗?”学生思考后说出3×3+1、3×2+4、4×3-2等算式。   该生的拍法显然与本节课的教学不相符,如果教师不能宽容接纳,完全忽视这一“错误”或是断然否定,该生还会勇敢、自信地举起小手吗?难得教师认可,给了该生重新拍的机会,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同时正是这一“错拍”,给同学们提供了创新思维的情境,成就了课堂的意外精彩,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又拓展了学生的认知,从而让这节课充满了张力。   3.理性地认识错误   在“8加几”一课中计算8+6=?某学生认为8+6=15,并说出理由:“昨天我们计算9+6=?时,是向6借1给9凑成10,那计算8+6=?时,也要向6借1给8凑成10,6还剩5,不就等于15吗?”教师板书出这位学生的想法,引导大家观察并说说出错的原因。该生立刻醒悟过来,并及时纠正自己的想法:“8+6=?要向6借2给8凑成10,6还剩4,应该等于14。”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比较总结:计算“9加几”,要向另一个数借1凑成10;计算“8加几”,要向另一个数借2凑成10。   对于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要认真倾听,理性地认识错误,让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让学生及时醒悟并掌握正确的算法,让全班学生对于“凑十法”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才是不加修饰的原汁原味的课堂。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