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据处理】25℃的反应速率常数kT1,将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恒温温度=24.9℃=1.994ms·cm-1V乙酸乙酯=10.00mL            [乙酸乙酯]=0.0200mol/LVNaOH=10.00mL               [NaOH]=0.0200mol/Lc0=0.5×0.0200=0.01mol/L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1:t/min/ms·cm-1/ms·cm-1·min-121.8350.15907590.23506750.31906020.3920.049000101.5420.4520.045200121.490.5040.042000141.4440.550.039286161.4040.590.036875181.3680.6260.034778201.3350.6590.032950221.3060.6880.031273241.2810.7130.029708261.2590.7350.028269281.2370.7570.027036301.2170.7770.025900图1:25℃-由于第一个数据偏离其它数据太多,有明显的误差,所以舍去。数据处理:对作图,求出斜率m,并由求出速率常数.直线公式:y=16.616x + 0.7888      R2=0.9998m=16.616,kT1=1/(mc0)=1/(16.616*0.01)mol·L-1·min=6.02L/(mol·min)文献参考值:k(298.2K)=(6±1)L/(mol·min)用同样的方法求37℃的反应速率常数kT2,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恒温温度=35.0℃=2.27ms·cm-1V乙酸乙酯=10.00mL            [乙酸乙酯]=0.0200mol/LVNaOH=10.00mL               [NaOH]=0.0200mol/Lc0=0.5×0.0200=0.0100mol/L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2:t/min/ms·cm-1/ms·cm-1·min-122.080.190.095000 41.980.290.072500 61.860.410.068333 81.760.510.063750 101.680.590.059000 121.610.660.055000 141.560.710.050714 161.510.760.047500 181.470.80.044444 201.440.830.041500 221.410.860.039091 241.390.880.036667 261.360.910.035000 281.340.930.033214 301.320.950.031667 图1:25℃-直线公式:y=13.369x + 0.8954      R2=0.969m=13.369,kT2=1/(mc0)=1/(13.369*0.01)mol·L-1·min=7.48L/(mol·min)文献参考值:k(308.2K)=(10±2)L/(mol·min)b.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文献值:Ea=46.1kJ/molln(kT2/kT1)=Ea/R·(1/T1-1/T2)∴Ea=Rln(kT2/kT1)/[T1T2/(T2-T1)]=8.314×ln(7.84/6.02)/[298×308÷(308-298)]J/mol=20.16kJ/mol分析:31.4℃时速率常数符合文献参考值,说明乙酸乙酯混合比较充分,电导率能较好地反应其反应速率,37.4℃时,实验过程中加入乙酸乙酯后混合得并不充分就开始测定,且有部分溶液露在恒温水面之上,温度并没有37.4℃。同时,接触式温度计恒温效果不理想,温度有波动,对实验结果都有影响。由于电导率仪处于主要是乙酸乙酯的环境氛围内,所以测定的κt偏小,而值偏大,则作图所得斜率偏小。活化能与参考值相差甚远,但即使两k值取文献参考值计算仍得不到文献Ea值。本实验要在恒温的条件下进行,而且温度恒定,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但是,由于实验室的仪器限制,恒温水槽的恒温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影响了反应电导率的测定,使得实验的结果有所偏差。而且实验使用的乙酸乙酯要求临时配置,配置时动作要迅速,以减少挥发损失。但出于时间的考虑,乙酸乙酯采用预先配置好的样品,因此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思考题】①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进行,而CH3COOC2H5和NaOH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答:因为反应速率k受温度的影响大,(kT+10)/kT=2~4,若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比较大,则测定的结果产生的误差较大;反应物在混合前就预先恒温是为了保证两者进行反应的时候是相同温度的,防止两者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