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题组备课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课题组备课材料 本课 题组 地位 作用 本单元主题是“咏物抒情”。《广玉兰》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展现了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石灰吟》是古代诗歌中的名作,是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写的事物抒发了诗人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墨梅》作者王冕,写他家的洗砚台的池塘边有一课梅花,那朵朵盛开的梅花,就象是用淡淡的墨迹点染成的,不要人们来夸他的颜色美丽,只想留下清香的气味散在天地间。表达了作对墨梅的默默无闻、不求名利的赞美——借物抒情,以物喻人。 教学 任务 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4、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5、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要点 重点: 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分析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难点: 1.通过朗读、重点体会第四节描写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课时 数 《广玉兰》 2课时 《夹竹桃》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习作6》 2课时 《练习6》 2课时 教学 起止 时间 2012、5、11至2012、5、27 课题组把关课教案 六 年级语文学科 第 六 课题组 执教人彭慈云 时间 2012、5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18 广玉兰 教学 任务 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 要点 重点: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 用具 图片、小黑板 课时 数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灵感修订 第一课时 一、诗歌导入,总体感悟美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诗歌(指名读)。 她幽香清丽、洁净高雅 ????她玉琢冰雕、生生不息 她的美 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 ? 含羞待放是她的甜柔 挺立枝头是她的刚劲 ???? ?终年不败是她的豪放 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向世人展示着 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同学们,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1.对,她就是广玉兰 !下面我们先睹为快,去欣赏一下。 (广玉兰图片) 2.过渡: 作者也很喜欢这样美丽的广玉兰,找一找课文哪句话直接表达了喜欢之情? 出示“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读读中心句。 其实不仅仅是这句话,整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品味出这种浸透纸背、浓得化不开的情感。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几个重要的生字词: 婴儿? 呈现? 弹性? 圆茎? 孕育? 花蕊? 概括? 衬托 (1)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2)指出哪些生字的字形要注意。 (3)出示“数世同堂”,这里的“数”是多音字。读第三声时可以组哪些词?这里读第四声,表示什么? 小结:一个字,读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了。在一个大家族中,“数世同堂”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数世同堂”又表示什么?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再细细体会。 2.读通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3.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1)通过读课文,广玉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文中具体描绘广玉兰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5) (3)了解本文的体裁特点:状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4)作者分别从广玉兰的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板书:气味、花瓣、形态、叶片)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1)轻声读第1段。(2)思考: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去欣赏广玉兰的? (板书:幽香) 2.出示、交流。 抓住“幽香”来教学,找找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广玉兰的幽香。 (预设:“一股淡淡的”,“一阵阵”,“散发出来”……) 指导朗读 四、小结 广玉兰那迷人的幽香吸引了作者,相信也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个同学,下节课我们再继续

文档评论(0)

ebitji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