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全).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一、学习目标 1.加深了解“盐”的概念。 2.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组成、性质、用途以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 3. 复习过滤操作的要点,学习蒸发操作的技能。掌握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重点 难点 过滤、蒸发操作的技能培养 导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 ①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实物。 ②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③氯化钠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④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氯化钠 4、氯化钠的分布: (四)实验探究 二、粗盐提纯 (一)对比观察:一瓶粗盐和一瓶食盐,一瓶食盐的水溶液,一瓶粗盐的水溶液, 讨论以下问题: 1.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有哪些方法;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溶质? ? 2.怎样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如何从溶液中得到精盐(提示:要从溶解度的角度考虑)? ? 3.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有: 4.实验中要注意那些问题? (二)结合刚才的讨论设计粗盐提纯的实验并写出骤。[说明:书上的质量太多,如果取少了又达不到实验效果,(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取2.5克。] 1.探究名称: 2.探究目的: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精盐) 3.探究步骤: ?(1)???????? :①称取2.5g粗盐,②量取5ml水。注意:逐匙加入并搅拌,到粗盐不再溶解。 (2)???????? : 注意:①一贴、二低、三靠;②如果滤液浑浊应再过滤 (3)??????? :注意:①搅拌;目的是 ②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的时候,停止加热。 (4)计算产率: 4、学生根据教师引导求出理论产率: 5、进行误差分析: (1)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根据实验误差的原因,你在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改进? (3)本实验中出现精盐产率偏低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②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③转移固体时氯化钠可能有洒落;④蒸发时水分未蒸干; ⑤盐粒溅出蒸发皿;⑥过滤时液体滴到漏斗外。 (4)请讨论还有什么原因使实验结果偏低并补充??????????????????????? 。 (三)实验反思 1.在溶解时为什么不加足量的水呢? 2.滤液浑浊的原因有哪些? 3.蒸发时为什么不能把水蒸干? 4.有没有加快过滤速度正确方法呢? 三、当堂测试 1.今年春节前,我省发生了特大冰雪灾害,为确保道路畅通,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氯化钠融雪剂。下列关于该融雪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氯化钠能融雪是因为其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 B.氯化钠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C.使用氯化钠融雪,会加快钢铁桥梁的锈蚀 D.使用大量氯化钠融雪,对公路周围农作物的生长无影响 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3.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 A.食盐(NaCl)和细砂   B.水和酒精 C.石灰石(CaCO3)和生石灰(CaO) D.蔗糖和味精 4.家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其物质类别属于 A.酸 B.盐 C.碱 D.氧化物 5、小明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B 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 C 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 D 实验时不使用一次性塑料杯——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6、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精制食盐,碘酸钾(KIO3) 含碘量 20---40mg/kg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放入碘盐 (1)碘酸钾属于哪类化合物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碘酸钾在受热时 7

文档评论(0)

ebitji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