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归去来兮辞 ---(东晋)陶渊明 一、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1、作家: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62岁。 2、作品: 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本文分“序”和“辞”两节, “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 二、阅读提示: 1、文体特点 1)、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 。 2)、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 3)、以六字句为主,每句三拍,多 用语气词“兮” 。 4)、押韵 5)、对偶 2、何为辞?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3、补充:辞 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节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掌握陶潜的隐士情怀; 2、理清文章叙事和情感线索; 3、归纳本文文言现象。 一、文章导读: (一)、读悟第1段 ? 问题1、陶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原句作答) ------“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问题2、从陶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心境如何? 提示: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注意: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形”,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问题3:结合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 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二)、读悟第2段 问题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 又从何看出?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提示:“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中? 提示:“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天伦之乐,尽在其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 又从何看出? 提示:“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VIP
- 2025辽宁丹东市元宝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2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14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中职专用】主题班会课件.pptx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报告.pdf VIP
- 防范酒驾醉驾及黄赌毒.pptx VIP
- 2021年:历年人大附中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部分真题.pdf VIP
- 建设单位风电项目专业标准清单.docx VIP
- CJJT261-2017 城市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程.docx VIP
- GB+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