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受中概股赴美IPO火热 中小企业仍是吸金重地
来源:瞄股网 作者:[panpan]
2014年二季度,中概股赴美IPO火热,A股IPO市场再次重启,港股市场季末反弹。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显示,二季度合计有40家中国企业成功上市,同比增长253.85%,环比下降42.86%;IPO融资规模为479.78亿元,同比增长90.47%,环比下降31.2%。就上市地点来看,二季度中概股赴美IPO火热进行,总共有10家中企成功赴美上市,融资规模达191.29亿元,数量及金额均超过了2013年全年之和。
受中概股赴美IPO火热,为机构带来高额退出回报的拉动,机构退出方面,二季度机构IPO退出回报出现明显提升。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显示,二季度共有15家有VC/PE背景的中国企业实现上市,合共带来41笔退出,合计获得账面退出回报约1058.55亿元,平均账面回报倍数为20.1倍。
港股方面,二季度有24家中企实现上市,融资规模为269.8亿元。自今年2月份以来,港股IPO市场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无论是IPO企业数量还是融资规模均不高。不过,这一状况在6月份得到改善,6月共计有16家中企成功上市,融资规模为168.2亿元。
虽然IPO年初已开闸,但是对券商产生的利好远不及2012年。根据统计,上半年52个IPO项目为券商投行贡献了18亿元的收入,其中中小板及创业板项目成为投行吸金主要来源,且保荐承销费率呈现“步步高升”趋势。
中小企业仍是吸金重地
截至6月30日,52家公司完成IPO,募资总额353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同期104家公司IPO和募资额726亿元人民币分别下滑50%和51%。而其中中小板的企业为19家,登陆创业板的企业24家,登陆主板的是9家,分别为券商提供收入6.07亿元、6.63亿元和5.77亿元。这52家IPO项目合计为投行贡献承销保荐收入18.67亿元。
数据还显示,在承销保荐收入排名上,国信证券以2.45亿元的收入高居榜首,其次分别为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分别为2.09亿元和1.0亿元。上述52个IPO项目共计被30家券商瓜分,其中获得项目数最多的是招商证券,共5个,全部是创业板企业;紧随其后的是广发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IPO项目数分别为4个和3个,分别在中小板和主板。而单笔最大的IPO项目是陕西煤业,承销保荐费用高达1.6亿元,这一肥肉由中金公司,中银国际和中信证券三家联合夺得。
券商投行收入分别情况情况与2012年类似,中小企业项目对券商投行收入贡献明显。在52个单独披露承销保荐费用的项目中,19家中小板企业IPO项目为券商贡献承销保荐收入6.07亿元;24家创业板企业IPO项目为券商带来6.63亿元收入;其余9家沪市主板企业IPO项目则为券商贡献收入5.77亿元。
虽然上半年禁止 “超募”,但是与此同时也推升了承销费率。上半年投行整体收入提升的同时,承销保荐费率也有所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169家披露承销保荐费用的IPO项目中,平均承销保荐费率为3.61%,但是今年上半年IPO项目共计52单,承销保荐费用18.07亿元,首发募集资金额是254亿元,承销保荐费用率是7.11%,无论是中小板、创业板和主板的平均承销保荐费率均高于2012年,显示承销费用率在逐年增加。
定增承销收入也不菲
上半年,券商在A股企业定增方面取得的承销收入不菲,甚至还可能高于IPO的承销收入,根据统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2721亿元,企业定增费用38亿元(包括审计费、律师费和承销保荐费),券商承销取得的收入或可达到19亿元。
具体来看是单笔最大的承销收入由中信建投包揽,京东方A发行股份募资额457亿元,京东方承销费用高达8.28亿元,而中信建投是其唯一承销商。其次是中国重工募资84亿元,支出承销费用1.64亿元,而海通证券作为其主承销商;第三是中航投资募资50亿元,瑞信方正证券、中航证券和中信建投共同取得主承销商资格,共同瓜分1.07亿元的发行费用中的承销费。排名第四的是天齐锂业定增30亿元,华龙证券取得1.04亿元的发行费用中的承销和财务顾问费用。其余165家定增项目的发行费用均小于1亿元。而单笔最小的承销收入是杭氧股份募集资金1.5亿元,浙商证券作为其承销商,取得240万元的承销收入。
中信建投取得16家企业的定增承销商资格,其次是华泰联合证券取得16家公司的定增主承销商资格,西南证券也收获不菲,参与了13家企业的定增承销,中信证券取得8家企业的定增承销商资格。
此外,券商债券承销业务方面也小有成就,上交所券商承销的企业债达250笔,承销公司债95笔,可转债为1笔。可质押回购债券267笔。
海融贷通为中小企业提供挂牌上市一条龙服务
上海融贷通本着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