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清照词两首》精讲.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瘦 所谓“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醉花阴 李清照 醉花阴 李清照 重阳节,李清照作了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据《嫏[láng]?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薄雾浓云愁永昼——写外景,客观环境引起少妇的愁思。 瑞脑销金兽——写内景,少妇在愁思中对客观景物的感受。 总之,不管是写“薄雾浓云”,抑或是“瑞脑销金兽”,都是为了衬托少妇之愁。 这样,物态人情,两相映衬,就使愁越发显得“剪不断,理还乱”了。 与“玉炉香,红蜡泪,遍照画堂秋思”(温庭筠《更漏子》)境界相似,但温作感情浅露,蕴藉不够,不及李作的深沉凝炼。 佳节又重阳 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又”——暗示日子过得很快,分离的时间已经不短,又是一年了。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玉枕”两句——夜里的情况,和前二句写白昼的相呼应。本来玉枕、纱厨往昔是和丈夫与共的,如今却自己孤零零地独对着,触景生情,其内心的痛苦可知。 “半夜凉初透”——真实地反映了九月秋凉的特点,也真实地反映了少妇独拥寒衾的鲜明感觉。“凉”字,不仅仅是指气候的“凉” ,更多的是指少妇孤单的凄凉。 表现了: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小结上片: 上片写深闺少妇无论白天黑夜都陷入了思夫的苦闷之中,处处显示出她凄凉寂寞的心情。 下片转入写她在重阳节的活动,但这些活动也紧紧地和她的离愁联结在一起的。 东篱把酒、暗香盈袖。 这两句写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这里的“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渊明《饮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把酒”,即端起酒杯。“暗香”,作幽香讲。‘‘盈袖”,是满衣袖,这里作满身讲。 这两句是说,傍晚时在菊花圃里赏花饮酒,满身都是菊花的幽香。古代习俗,人们在重阳节那天,或是头插茉萸,登高望远:“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或是饮酒赏菊:“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词中这两句是含有无限辛酸的滋味的。一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在“逢佳节”而“倍思亲”。 毫无疑问,她之所以“东篱把酒”无非是因寂寞无聊,想借此以排遣。然而,尽管“有暗香盈袖”,可是这并不能驱遣心中的抑郁,反而勾起一种更深远的寂寞情怀而已——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这两句的真正含义。 “莫道不销魂”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从“卷”中,可以想象西风一定很大很猛,所以风中的菊花才会被吹得凋零,脱落。 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 ”形象化。 帘卷人瘦 一、以帘外黄花与帘内玉人相比映衬,境况相类,形神相似,创意极美; 二、因黄花瘦而触及己瘦,请宾陪主,同命相恤,物我交融,手法甚新; 三、用人瘦胜似花瘦,最深至最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与词旨妙合无间,给人以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 总结: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愁”是“瘦”的原因, “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 的情境。 在古诗词中,雁这一意象往往被诗人

文档评论(0)

我是追梦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