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解析】第(1)题中“粉黛”、“笙箫”是借代。“粉黛”本指女子化妆所用的白粉和黑粉。这里的“粉黛”是指皇宫贵族女人、漂亮的女人。“笙箫”本指“笙”(又叫“芦笙”)和“箫”(又叫“洞箫”、“竖吹”)两种乐器。这里的“笙箫”指那些奢靡的音乐。“当年粉黛,何处笙箫?”显然又是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第(2)题,从“嫩黄花”和“新红叶”就可以判定是初秋景色;而“什么样”则不只是说出“时间”就可以了,还必须答出景色的特征:肃杀、凄清、空寂。至于感情,则要抓住“无人瞧”这三个字来揣摩,并联系原文中“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来体味,就可以分明地感受到这是一种寂寞、凄清、悲伤的情感,其中所隐含的是今昔之感。 【答案】(1)借代,反问。 (2)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提升精练 跨越导练 巩固专练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9.[2009年福建省龙岩市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还荆州 皇甫曾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注]青门:长安东南门,古属秦地。 (1)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送”字表达情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精练 跨越导练 巩固专练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与语言。友人还荆州,青青的草色似乎也要随着友人的青骢马一起离去,悠悠地走出秦地。出秦以后会经过云梦泽、洞庭湖、三峡等地,诗人似乎看到了友人回荆州路上的景色。与朋友谈及路上的美景,也正是为了让友人在路上多看美景,少体味孤独。虽然留恋,但友人还是要走。彼此又都知道,这一分别,就难再次相见了。 【答案】(1)想象(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由眼前景想象荆州、洞庭湖一带的山水美景,流露出对友人一路山高水长、孤独寂寞的关切。 (2)先写与友人同出秦川,表达留恋之情;再想象将去之处的风光和途中的情景,表达牵挂之情;最后写一别再难相见,直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提升精练 跨越导练 巩固专练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情感类(情感、态度) 10.[2009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精练 跨越导练 巩固专练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级。考生通过解答第(1)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第(2)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景”的区域为颔联,“情”的区域为全诗;二是答出所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降钙素原抗体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4年.pdf VIP
- 2013-2022同等学历申硕学位英语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题库1-10.docx VIP
- 内部培训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下载.pdf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车载摄像头模块组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中国油田分布明细-含分布图.docx VIP
- 6.4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原理讲解).pdf VIP
- AIGC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保护中的应用探索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