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434-2007饮用天然泉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 言 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8.1及第9章是强制性的,其余条款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代替DB52/434-2001《饮用天然泉水》。 本标准与DB52/434-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的范围、定义进行了修订完善; ——修订感观要求4项(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见4.2); ——增加了界限指标的规定(见4.3.1); ——将限量指标和污染物指标合并为“常规理化指标”,增加4项(pH、余氯、三氯甲烷、总α放射性),修订4项(镉、砷、耗氧量、总β放射性),删除14项(锂、锶、碘化物、锌、钡、铬(Cr6+)、汞、银、硼、硒、氟化物、硝酸盐、氰化物、226镭放射性)(见4.3.2); ——微生物指标增加2项(霉菌、酵母菌),修订1项(大肠菌群)(见4.4); ——增加了净含量要求(见4.5); ——试验方法细化,明确了水质各项指标的检验方法(见第6章); ——修订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 ——修订了产品标签须标明的指标,强调主要标明反映水质特征的界限指标,不强制要求标明主要阳离子、阴离子含量范围(见8.1.3); ——明确“净含量大于3000mL,采用多次循环使用容器包装的产品(在开启封盖前)保质期不少于一个月”(见第9章)。 ——对水源地评价进行了修订,将水源地的要求调整于附录A。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矿产品黄金宝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贵州省矿产品黄金宝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贵州省标准化协会负责主要起草;贵阳鸿远凯维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纯露饮品有限公司、贵阳花溪联和水厂、贵州飞龙雨绿色实业有限公司、贵州广顺凉水井酒厂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松、贾立宇、张晓丽、顾艳红、周红红、严景芬、何庆洪、曾永俭、毛开华、戚亚民。 本标准于2001年1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饮用天然泉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饮用天然泉水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预包装饮用天然泉水。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的引用而成为本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然而,鼓励根据本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 GB/T 8538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10790 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GB 19304 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 GB 17323-1998 瓶装饮用纯净水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4.1.1 原料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4.1.2 水源卫生防护:按GB 8537 规定执行。 4.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项  目 要 求 色度/度 ≤10,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浑浊度/NTU ≤3 臭和味 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不得检出 理化指标 4.3.1 界限指标 应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项  目 指  标 锂/(mg/L) 0.10 ~ 5.0 锶/(mg/L) 0.10 ~ 5.0 锌/(mg/L) 0.10 ~ 1.0 碘化物/(mg/L) 0.10 ~ 0.50 偏硅酸/(mg/L) ≥ 7.0 硒/(mg/L) 0.005 ~ 0.01 溶解性总固体/(mg/L) 50 ~ 1000 电导率[(25±1)/cm) ≥ 15 4.3.2 常规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项  目 限 值 pH 6.5~8.5 亚硝酸盐/(mg/L) ≤ 0.005 耗氧量(以O 2计)/(mg/L) ≤ 2.0 铅/(mg/L) ≤ 0.01 总砷/(mg/L) ≤ 0.01 铜/(mg/L) ≤ 1.0 镉/(mg/L) ≤ 0.005 余氯/(mg/L) ≤ 0.05 挥发性酚(以苯酚计)/(mg/L) ≤ 0.002 三氯甲烷/(mg/L) ≤ 0.02 总α放射性/(Bq/L) ≤ 0.10 总β放射性/(Bq/L) ≤ 1.0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