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电磁场-第1章静电场要素
一个算例——铝电解槽 求解思路 求解方法的选择 学生作品展示 静电力的应用 静电分离 静电喷涂 绝缘 绝缘 100V 0 0 0 选择合适坐标系,使得φ= φ(x,y),平行平面场; 绝缘 绝缘 U1=100V U2=0 U3=0 U4=0 x z y 1. 直接法 2. 高斯法 3. Poison法 U1=100V U2=0 U4=0 4. 电轴法 5. 镜像法 直观近似解 A U3=0 球形电容器 (孤立导体球的电容) 1.6.2 多导体系统的部分电容 (2) 静电独立系统——E线从这个系统中的带电体发出,并 终止于该系统中的其余带电体,与外界无任何联系,即 (1) 线性、多导体(三个以上导体)组成的系统; 前提: 三导体静电独立系统 (n+1)个多导体系统只有n个电位线性独立方程 自有电位系数 互有电位系数 电位系数矩阵 静电感应系数矩阵 , 互有部分电容; ,自有部分电容)。 静电场的应用 绝缘子电场分布; 避雷器电位分布; 分压器电位分布; 变压器线圈冲击电压分布。 (1) 绝缘子电场分布 伞裙 金具 金具 芯棒 图1 绝缘子外形示意 图2 绝缘子ANSYS模型剖面图 绝缘子本体(图1) 有限空气区域 无限空气区域 无限空气区域 边值问题: (V) 电位分布 电场强度分布 1 2 沿轴线高度/mm 具有故障时沿轴线电位分布 1-沿中轴线;2-沿外护套表面 电场强度/kV●mm-1 (V) 短路金属棒(丝) 短路金属棒(丝) (a) 电位 (b) 电场强度 接地端附近的绝缘子表面具有短路金属棒 (V/m) (a) 上部 (b) 下部 (c) 中部 (d) 全部 (V) 不同部位伞裙脱落后的电位分布 (2) 避雷器电位分布 高压端 均压环1 均压环2 均压环3 均压环4 均压环5 均压环6 低压端(地面) 置于地面的避雷器模型 等效金属塔 母线 避雷器 (a) 3D静电场模型 (b) 3D静电场有限元模型 空气 前后对称 (V) 置于地面时整个场域的电位分布 均压环4 均压环5 均压环6 低压端加均压环时等位面分布 阀片电压偏差 +10%线 -10%线 阀片序号 低部(高压端) 高部(低压端) 电压偏差(%) 500kV电阻分压器 …… …… 无损传输线 Rd Ld 来波 n n-1 m 0 Cn0 Cm0 Cmn Cn-1,n Cs Cs Cs Rs Rs Rs Ls Ls Ls 等效电路 C0n … 1 (3) 分压器 计算的阶跃波响应 实测的阶跃波响应 (3) 电缆绕组变压器 1.7 静电能量与力 1.7.1 带电体系统中的静电能量 1.7.2 静电能量的分布及能量密度 1.7.3 静电力 作业:1-9-5 1.7.1 带电体系统中的静电能量 静电能量是在电场的建立过程中,由外力作功转化而来的。 假设: (1) 电荷系统中的介质是线性的; (3) 电场的建立与充电过程无关,导体上电荷与电位的最终值为q, 在充电过程中,q与 的增长比例为 m, 。 (2) 建立电场过程缓慢(忽略动能与能量辐射)。 (1) 体电荷: (2) 面电荷: (3) 线电荷: (4) 带电导体: 任何时刻带电体电荷增加的比例 1.7.2 静电能量的分布及能量密度 静电能量 推导能量密度用图 能量密度 结论:凡是E不为零的空间都储存着静电能量。 例 试求真空中体电荷密度为 ,半径为a的介质球产生的静电能量。 有限 , 应用高斯定理,得 解法一 由微分方程法得电位函数为 解法二 1.7.3 静电力 ——虚位移法 (2) 虚位移法 ( Virtual Displacement Method ) 虚位移法是基于虚功原理计算静电力的方法。 广义坐标:距离、面积、体积、角度。 广义力:企图改变广义坐标的力。广义力的正方向为广义坐标增加的方向。 广义坐标 距 离 面 积 体 积 角 度 广义力 机械力 表面张力 压强 转矩 (单位) (N) (N/m) (N/m2) N?m 广义力×广义坐标=功 (1) 电场强度E的定义求静电力 常电荷系统(K打开): 结论: 它表示取消外源后,电场力做功必须靠减少电场中静电能量来实现。 设(n+1)个导体组成的系统,只有P号导体发生位移 ,此时系统中带电体的电压或电荷将发生变化,其功能关系为 外源提供能量 静电能量增量 = + 电场力所作功 常电位系统(K合上): 外源提供能量的增量 静电能量的增量 结论:外源提供的能量有一半用于静电能量的增量,另一半用于电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