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视角三专题训练(word版含解析).docVIP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视角三专题训练(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视角三专题训练(word版含解析)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视角全解读 命题新动向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中国的发展梦想到中国增长的传奇,这是人类历史最波澜壮阔、激荡人心的画卷之一。2016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在吸取和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焦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沿线各国共同繁荣。 纵观2016年全国卷考查内容,“文明交流,开放共赢”的理念贯穿始终。如全国Ⅰ卷第28题、29题考查近现代中外经济商贸的交流,全国Ⅱ卷第40题、41题以中国海外移民和古代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为切入点考查中外人口和文化的交流,全国Ⅲ卷第41题则以近代商埠考查近代对外开放与交流。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押题1 人类文明的交流:汉代丝绸之路的兴盛 1.(2016·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调研)《后汉书·西域传》载:(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古罗马)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越南海路)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是中西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海上丝绸之路从此开辟 B.大秦遣使旨在传播基督教 C.西亚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 D.罗马共和国和东汉并峙东西 解析 西汉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故A项错误;记载中未涉及“基督教”,故B项错误;班超在经营西域的过程中,派属下甘英来到西亚的安息,但未能到达罗马帝国,而“大秦(古罗马)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越南海路)”来,这印证了西亚在陆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故C项正确;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166年的“大秦”已不是共和国,故D项错误。 答案 C 押题2 社会热点:东西方商业的发展 2.(2016·四川成都七中调研)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4年的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79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公元555年受查士丁尼大帝派遣的两名在中国传播宗教的教士成功地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到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  ) A.古欧洲内需 B.中国的强盛 C.中间商牟利 D.张骞通西域 解析 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古欧洲就出现丝绸,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古欧洲的内在需求,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强盛,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间商牟利,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张骞通西域,故D项错误。 答案 A 押题3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古代纹锦图案 3.(2016·山东日照一模)下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 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 解析 材料没有信息表明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事实上也与历史事实不符,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处于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中国人与美洲等地尚缺乏联系,故B项错误;中国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亚许多地区,同时唐代纹锦中的图案也反映出当时中国也在吸收欧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表明当时中国丝织技术中吸收了一些外来的文化和技术,但不能由此推断出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故D项错误。 答案 C 押题4 国家政策:明代的对外贸易 4.(2016·新疆一模)明代《续通考·市籴考》记载:“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由此可知,明代(  ) A.奉行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 B.实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贡贸易 C.对互市商品加以严格控制 D.设市舶司开始管理对外贸易 解析 对外开放,与材料中“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不符,故A项错误;实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贡贸易与材料中“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是有贡舶,即有互市”相符,故B项正确;未涉及严格控制商品,与材料中“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不符,故C项错误;唐朝时,政府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与题中“开始管理对外贸易”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押题5 民族精神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