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技术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技术北京阜外医院 王方正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机能障碍。心脏起搏技术是心律失常介入性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并可用于临床心脏电生理研究及射频消融治疗。1958年瑞典Elmqvlst工程师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埋藏式定律型起搏器,采用少数分离元件、镍-镉电池构成,由Sennlng医师手术植入一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使患者安然存活了二十多年。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心脏起搏器的结构更加精密、功能日益完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从而使心脏起搏技术在心脏病学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起搏器临床应用的迅速发展,也反映在安装技术方面。早年埋植起搏器电极均采用开胸心外膜方法,手术创伤大,技术要求高,给病人带来很大负担。1965年经静脉埋植技术的问世,使起搏器的安装技术发生巨大变化,手术操作大大简化,使用起搏器的病人猛增,目前95% 的起搏器埋植均采用此法。1979年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的开始应用,更将起搏系统的安装技术向前推进一步。一、设备安装心脏起搏器需具备一定条件和设备,包括以下几方面:(一) 手术间 由于电极导线与心内相通,手术必需保证严格消毒无菌,手术地点目前我国大多数单位采用的是在导管室或放射科,前者条件比较理想,而后者则比较差。(二) 人员 应配备一套专门从事该项工作的技术队伍,包括训练有素的心血管专科医生,技术员和护士。人员固定对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大有好处。(三) 仪器1、X线机:要求X线机具备性能好,能从后前位和侧面观察心脏影像,带影像增强,电视屏幕,能照相等功能。2、起搏分析仪:起搏分析仪是安装起搏器必不可少的装置,用于手术时的阈值测试,指导医生选择最佳的导线固定部位,保证术后起搏器有效工作。国内有少数单位用体外临时起搏器代替起搏分析仪,这是不妥当的,难以精确测定起搏系统参数,如心脏阻抗,P/R波振幅等。3、心电图监护记录仪:可即时了解手术过程中患者心律变化,有效的心脏起搏,保证病人安全。4、除颤器、麻醉机及急救药品:安装起搏器时,心内插入导线是一项有创性操作,心律失常意外(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尽管甚低,但亦可发生。尤其对心功能差,心脏大,心肌应激性高的病人,危险性更大,必须配备抢救仪器和药品。二、麻醉经静脉插入心内膜电极导线安装起搏器一般均采用局麻,除非不能配合手术的年龄太小儿童和少数老年人。术前可给予少量镇静剂(如安定),特别是对于精神紧张的病人。术中用0.5%~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注意用药不要过量, 2mg/Kg较适宜,浓度太大可发生窦性停搏及完全性房室阻滞的危险。三、埋植技术早年安装心脏起搏器均采用开胸方式,创伤大。自1965年开始采用经静脉心内膜插管安装起搏器技术后,目前已极少采用经胸方式,本章重点亦放在静脉插管技术。经静脉埋植起搏器技术的要点是:静脉选择,导线电极固定,阈值测试,和起搏器埋植。(一)静脉选择较常见的可供导线插入的静脉共有8条,左、右各4条。浅静脉为头静脉和颈外静脉,深静脉为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早期均采用切开头静脉或颈外静脉、颈内静脉技术。自1979年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问世后,有些医生把它作为首选的插入方式,但也有不少医生提倡首选头静脉,没有重要并发症,只有在头静脉过细,难以插入导线或存在畸形径路,导线难以进入上腔静脉情况下,才选择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不管采用哪种插入方式,对于一位专科医生来说,必需掌握静脉切开和静脉穿刺两套本领,这样在遇到疑难病例时才不会束手无策。1、头静脉:头静脉沿着前臂桡侧向躯干部行走,穿入锁骨的胸骨部近端至胸大肌锁骨附着处,并延续至胸三角沟腋静脉末端。于三角肌和胸大肌之间的三角沟纵行切开皮肤3~5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筋膜,在两肌肉的夹缝内镶嵌着薄薄的一层脂肪组织,头静脉即在此内。该处尚伴有一条小动脉和神经,局部应给予麻醉,小心分离,避免损伤神经以免日后留下神经痛。头静脉粗细变化较大,约有10%~15%的病人血管过细,不能插入导线,也有少部分病人血管很粗,可以插进两条导线。有些病人,静脉通过皮下的锁骨下静脉分支进入颈外静脉系统,或进入胸壁静脉,难以达到心腔。头静脉插管几乎无并发症,如损伤血管,可迅即结扎而止血,且正常的静脉压和静脉瓣可防止空气进入血循环。2、颈外静脉:位于颈部浅筋膜内,在胸锁乳突肌浅表面向下后斜行,至该肌后缘距锁骨约0.5cm处进入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 消瘦者术前低头侧位即可在皮肤表面显露颈外静脉的轮廓,预先用龙胆紫标记,在锁骨中点上2~3cm处作一约3cm横切口,切开皮肤,分离浅筋膜, 在颈阔肌下面即可找到静脉。颈外静脉壁薄,容易撕裂损伤,需小心分离。一般来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库附详细答案.pdf VIP
- 幼儿园意识形态风险研判记录.docx VIP
- 新版pep六年级上册unit1A-let's-talk课件.ppt VIP
- EN-18031-1规格参数说明.pdf VIP
-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pdf VIP
- 中国建筑史(全套课件471P).ppt
- 《测量降水量》教案.docx VIP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课件(2024年新教材).pptx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课件 欧阳芬 第1--5章 语文课程性质和理念---识字与写字教学.pptx VIP
- 学前教育原理(00398)全套教学课件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