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禅二诵
一禅二诵元魏时,洛中崇真寺有比丘惠凝死七日还活。云:“阎罗王检阅,以错名放免。”惠凝 具说过去之事,有比丘五人同阅。一比丘云宝明寺智圣,以坐禅苦行,得升天堂。有一比丘 是般若寺道品,以诵涅槃经四十卷。亦升天堂。有一比丘云是融觉寺昙谟最,讲涅槃、华 严,领众千人。阎罗王曰:“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凌物,比丘中第一粗行。今唯试坐禅 诵经,不问讲经。”其昙谟最曰:“贫身立道已来,唯好讲经,实不谙诵。”阎罗王令付 司,即有青衣十人,送昙谟最向西北门,屋舍皆黑,似非好处。有一比丘云是禅林寺道弘, 自云:“教化四辈檀越,造一切经人中像十躯。”阎罗王曰:“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 志在禅诵。不干世事,不作有为。虽造作经像,正欲得他人财物,既得财物,贪心既起(明 抄本、陈校本既起作即起,下又有既怀贪心四字)。便是三毒不出,具足烦恼。”亦付司, 仍与昙谟最同入黑门。有一比丘云是灵觉寺宝明,自云:“出家之先,常(常原作帝,据明 抄本、陈校本改)作陇西太守。造灵觉寺成,即弃官入道。虽不禅诵,礼拜不缺。”阎罗王 曰:“卿作太守之日,曲理枉法,劫夺民财,假作此寺,非卿之力,何劳说此。”亦付青衣 送入黑门。时魏太后闻之,遣黄门侍郎徐纥依惠凝所说即访宝明等寺。城东有宝明寺、城中 有般若寺、城西有融觉、禅林、灵觉等三寺。并问智圣、道品、昙谟最、道弘、宝明等,皆 实有之。即请坐禅僧一百人。常在殿中供养之。诏不听持经像在巷路乞索。若私用财物造经 像者任意。惠凝亦入白鹿山,隐居修道。自此以后,京邑之比丘皆事禅诵,不复以讲经为 意。(出《洛阳记》) 元氏当朝的西魏时,洛阳城里崇真寺有个和尚惠凝,死了七天后又活过来了。他说: “阎王爷检阅时,因为弄错了名字又把我放回来了。”惠凝详细地讲述了过去七天内,阎王 爷检阅的一些情况,主要是同他一起受检阅的五个和尚的情况,一个和尚是宝明寺的智圣, 因为坐禅悟道,刻苦修行,升入了天堂。第二个是般若寺的道品,因能背诵《涅槃经》四十 卷,也升了天堂。第三个是融觉寺的昙谟最,能讲《涅槃经》、《华严经》,听众上千人。 阎罗王说:“讲经的人心里总想着别人如何不及我,以傲气对待万物,这是和尚中最没出息 的行当。我现在只看你能不能坐禅诵经,不管你会不会讲经。”那个昙谟最说道:“贫僧行 道以来,只喜欢讲经,实在不熟悉诵经。”阎罗王命人把他押解给看管人员,立即上来十个 黑衣人,把昙谟最押送着向西北边的房门走去,只见那边的房子里黑洞洞的,似乎不是个好 地方。第四个和尚是禅林寺的道弘,自称教化了四代施主,制作了十尊佛像。阎罗王说: “出家之人必须专心守道,一心一意坐禅诵经,不管世人之事,不做有为之事。你虽然制造 了佛像,但这正是想得到他人财物;既然得到了财物,就会产生贪心,有了贪心就是没有除 去三毒,没除去三毒就仍有全部烦恼。”他也被送给了看管人员,与昙谟最进了相同的黑房 子。第五个和尚是灵觉寺的宝明,他自己说,出家之前曾作过陇西郡太守,建造了灵觉寺, 然后弃官出家修道,虽不坐禅诵经,却能按时礼拜。阎罗王说:“你做太守的时候,违背情 理,贪赃枉法,假借修造寺庙为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这座寺庙的建成绝不是你的功劳, 用不着自我表功。”也把他支给黑衣人押进了黑房子。魏太后听到惠凝讲述的这些情形之 后,派遣黄门侍郎徐讫去查访宝明等寺,查访的结果是,城东有宝明寺,城中有般若寺,城 西有融觉寺、禅林寺和灵觉寺;智圣、道品、昙谟最、道弘、宝明等,确有其人。魏太后便 请了一百个坐禅诵经的和尚,长期供养在皇宫里。同时颁布了命令,不许拿着佛像沿街乞 讨,如果有人用私有财产制造佛像可以自行其便,惠凝也进了白鹿山,隐居修道。自此之 后,京城一带的和尚都专心于坐禅诵经,无意从事讲经布道的活动。 隋炀帝大业年间,有位客僧走到泰山庙时,因为天色已晚,便请求留在庙里住宿。管庙 的说:“此处没有别的房子,只有神庙下面的廊房可以住宿;但是以前凡是来这里住宿的就 死在里而。”客僧说:“我不在乎这些。”管庙的没有办法,只好顺从他,便在廊房里为他 放了一张床。到了夜晚,客僧在床上端坐诵经。一更左右,他听到屋里有女人走路时脚环手 镯之类撞击声。不大一会儿,神灵出现了,对着客僧施礼参拜。客僧说:“听说在这里住宿 的大都死在这里,莫不是施主害死的吗?请你保护我。”神灵说:“遇上那些死了的到这里 时,他们听到我走路的响声,就自己害怕而死,并非弟子杀死了他们。请师父不要担心。” 客僧便让神灵坐下谈话。谈了有一顿饭的功夫时,僧人询问神灵道:“我听世人传说,泰山 庙是看管鬼的,真有这回事吗?”神灵说:“弟子少有福分,我是管鬼的。难道你想见见先 死的鬼魂吗?”僧人说道:“有两个一起学习的僧人先死了,我想见见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