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版第一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版第一章.ppt

第1章 国际贸易学导论 §从中国对外贸易史入门 §国际贸易学的框架体系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学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史略述 一、贸易是人类的自然行为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尼罗河 、两河 、恒河 、黄河与长江文明之间,就已经有了相互间的贸易。 亚当·斯密指出:人们为什么要分工?是为了交换;人们为什么要交换?是因为利己心(Self-interests)。贸易是一种自利行为。 二、贸易是国家兴盛的条件和标志 唐代是中国强盛而开放的时代,陆路和海上对外通商都达到相当大的规模。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唐朝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 北宋政府鼓励“船运之兴、市舶之利”。出于国防目的,与西夏、辽金贸易由政府设“榷易院”管制,“客旅于海路商贩者,不得往高丽、新罗及登、莱州界。”南宋时,海外贸易进一步兴盛,南宋商人主导当时的世界贸易体系。 清朝彻底海禁的年份,总共不过39年,主要是“清初海禁”和“乾隆海禁”。所以,“闭关锁国”并不是清对外贸易的基本特征。 D·H·罗伯特森:“trade is the engine for growth”。R·纳克斯把贸易的作用划分为Static Advantage / Dynamic Advantage. 三、还是自由贸易好 1.明在外贸政策上的两面性 明的两面性首先可以从现象上看出,一方面,郑和七下西洋,其航海能力之强大、交往范围之宽广、影响之深远可谓空前绝后;另一方面,明有海禁政策,禁止民间贩洋往番,“寸板不得入海”,民间造船、出海、市番货、用番货,一律绳之重法,致使“商旅阻遏,诸国不通,市无藩货,府库空虚” 。 明的这种两面性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自西汉至元朝的对外贸易发展进程。一是民间贸易被垄断性的官商贸易所取代;二是贸易品从民间用品转向了奇货珍宝,这使贸易规模大大缩小;三是交易变为朝贡与赍赐,虽说朝贡体系由来已久,但明朝是大量的民间贸易消亡,只留下朝贡与赍赐体系;四是“贸易”蜕化为 政绩工程,朝贡与赍赐体系往多来少,这种“折本生意”目的定位于“抚绥四方,德化诸夷,共享太平天下”。 明的上述种种做法,实际上终止了自西汉以来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对外贸易,窒息了富有生机的民间航海与贸易。民间贸易成为违法的“走私”活动,这也是后来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导引之一。 2.注定长久不了的明初远航 1405年,郑和挂帆远航,旧航路,旧港口,既非探险,也不是发现。28年后,1433年,帝国庞大的船队静静驶入太仓刘家湾。此后,这支被考证为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古代综合舰队群,它的智慧与知识无人继承,它的辉煌无人提起,它的宝船和大大小小的船只,也无声无息地腐烂于南方这片安静的水域。 明初的远航之所以长远不了,从根本上说,是缺乏持续进行的动力。船队长驶远驾,带去大量瓷器金铜、绫罗绸缎,充舶而归的只是供皇室与贵族把玩的奇珍异石,且每当贡使来朝,皆有赏赐,宴乐歌欢,享受不尽帝国的仪威、繁华与浪漫。这样的贸易无论如何都是持久不了的。 因此远航嘎然而止的直接原因就是, “七下西洋二十八年间,官军匠户纷纷逃避,南京匠户锐减四分之三”。“三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于国家何益?”当陆地农耕的赋税无法支撑这种只有政治虚荣而无经济实惠的挥霍式的远航时,官方航海与奢侈品贸易就不得不嘎然而止。 四、大国经济应自主 在中国的历史上,即使是对外贸易兴盛的时代,国内经济仍然由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南北朝时期,“藩贡继路,商贾交入”,但“珍货常有余,国用恒不足”,反映出过度贸易会导致实物生产下降、贸易基础削弱。 元时,虽然生产技术进步很快,但体制抑制了汉人的生产积极性。加之军事扩张过快,负担沉重。故对外贸易虽兴盛一时,但犹如昙花一现。 清乾隆海禁的原因主要有:“红溪惨案”、通货膨胀、浙粤税收之争,但通胀是主要原因。 “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物产到哪里去了呢?另一方面,弗兰克《白银世界》则证明中国导致了世界通货紧缩。此后,列强都开始觊觎中国的白银,包括鸦片战争。 第二节 国际贸易学体系 国际贸易学的四大课题及其逻辑关系 ——什么是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人们为什么进行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何不同? 3)国际贸易政策 ——现实中的贸易怎样做? 4)国际贸易的实务 参考教材目录 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是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分工基础上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教材P1 国际贸易概念的三

文档评论(0)

dream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