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大江东去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2.docVIP

(公用)【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大江东去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用)【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大江东去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2

第四单元测评(A)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 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反队,遂弑之 太尉判状,辞甚巽 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 A.      B. C.③④⑤⑥⑧ D.①②④⑤⑧ 解析:“闲”通“娴”,熟悉。“倍”通“背”,违反。“不”通“否”。“队”通“坠”。“巽”通“逊”,谦恭。“陈”通“阵”。没有通假字。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东郭偃臣崔武子 吾得兄事之 欲不战以老秦师 请自刃于庙 见棠姜而美之 日群行丐取于市 率精锐继其后 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③/④⑥/⑤⑦/⑧ B.①④/②⑥⑧/③/⑤/⑦ C.①④/②⑧/③⑦/⑤/⑥ D.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解析:臣,名词用作动词,做臣子。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惫。刃,名词用作动词,用兵刃杀。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日,名词作状语。精锐,形容词用作名词。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 A.沛公居山东时 B.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 C.吾今复何面目治天下乎 D.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 解析:A项,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C项,古义:脸面。今义:面貌和面子。D项,古义:大体上,大抵。今义:出去和进来,数目、内容等不一致,不相符。 答案:B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乃”字相同。 B.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乃”字相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乃”字不同。 D.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乃”字不同。 解析:“之”,动词,到/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乃”,都是副词,于是,就。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 D.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 解析:A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B、C两项为判断句。D项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A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唐]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乡下。杪(miǎo)秋,即深秋。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 6.此诗写景紧扣“秋”字,诗中哪两个意象最能体现秋色?(2分) 解析:全诗紧扣题目,以标题中的“荒”字笼盖全篇,使诗人笔下的画面,涂上了一层惨淡之色,“霜露”“幽谷”“黄叶”“溪桥”“古木”“寒花”和“幽泉”无一不在它的笼罩之下,因而有力地突出了荒村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又处处不离“杪秋”这个时令,使景物具有浓厚的时令特色。其中最能体现秋色的两个意象当属“黄叶”“寒花”。 答案:黄叶、寒花。 7.这首诗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试做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永州是一个人烟稀少、荒凉僻远之地。柳宗元被贬此地,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常常触景伤怀,对自己的遭贬,感慨万端。加上其所任永州司马,只不过是一个闲散之官,因而他没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更加重了他的孤独、愤懑之情,从《秋晓行南谷经荒村》中,不难体会出诗人的这种情绪。南谷之行却没有使他得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轻松,反而更加重了他的孤独落寞之感。诗最后写的“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表面上的超脱放达之态,实际上却反映了他欲遣愁绪而不能,愁上加愁的心境。 参考答案:诗人借用典故表明自己很久以来已不在意宦海升沉,仕途得失,超然物外,无机巧之心了,何以麋鹿见了我还有惊恐呢?诗人故作旷达之语,其实却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三、文言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1分) 张延赏,中书令嘉贞子。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延赏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流庸归附,邦畿复完。 是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乃具舟遣之,俾吏修其庐,已其逋债,百姓遂安。以故,岁凶而无怨者。 数年,改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建中四年,西山兵马使张朏以兵入成都为乱,延赏奔汉州,将戍将讨之。是月,斩朏及同恶者。先是兵革屡扰,自天宝末杨国忠用事南蛮,三蜀疲弊。其后崔宁复侈靡,故蜀土残弊。延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