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4】2.正确使用词语(2012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4】2.正确使用词语(
【专题四】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纲解读】
2011年“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等级为D,表达应用。
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和惯用语。从近几年各地考题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难点在误解词义的成语和容易误解色彩与适用范围的成语等。
高考熟语(包括成语)考查的题型一般是判断句子中加点熟语运用的正确与否。正确使用熟语意味能准确理解熟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并能恰当运用。试题往往将正误选项杂陈,这就需要具备结合特定语境辨析熟语的能力。
【高考体验】
1.(2011年陕西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解析:A项,“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B项,“尘埃落定”,一指尘埃虽然在空中飘浮,最终要落到地面。又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 C项,“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D项,“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通常用来指期待实现的事。对象不当。
答案:D
2.(2011年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解析:A项,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B项,闲言碎语:闲:与正事无关;碎:指说话唠叨。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C项,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D项,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永恒的风景”,亦是检测数百万考生词语运用能力的一道“上佳题型”。纵观高考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成分添加法
在某些成语上添加某些成分,有助于我们理解它的正确含义,尤其是那些不易让人明白,甚至让人误解、误用的成语。如:不可理喻——“不可(以)理喻(之)”,可避免把它当作“不可思议”来使用。
2.由点及面法
一些成语,只要掌握了其中关键字的正确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也就一清二楚了。这里所说的“点”,就是成语中的关键字眼,“面”,即整个成语。如:文不加点——关键字:“点”。其含义:“涂上一点,表示删去”。而非“标点”。成语的含义: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
3.对应推断法
有些成语可以根据其中一个比较常用、语意较为清楚的词来推断对应词的含义。这种方法适合并列结构且在词语上有对应关系的成语。
可同义或近义“顺推”,如:戮力同心——同:共同→戮:合、同;茹毛饮血——饮:喝→茹:吃;求全责备——求:要求→责:要求。
也可反义“反推”,如:党同伐异——伐:攻击→党:偏袒;夙兴夜寐——夜:晚→夙:早;好逸恶劳——劳:劳动→逸:安乐;否极泰来——泰:好运气→否:坏运气。
4.据音定义法
成语中有大量多音多义词字,在理解这类成语时,只要我们弄清它们正确的读音,然后再根据读音去判断它的含义,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久假不归的“假”读jiǎ,借用,而非jià,放假;无声无臭的“臭”读xiū,气味,而非chòu,臭味等。
5.语法分析法
借助结构关系理解,如:(身)体(力)行,据此可以明确“身体”是偏正结构而非并列结构,“身”的正确义项:“亲身、亲自”。安土(重)迁,“重迁”是偏正结构,并非动宾结构“重视搬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