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续润卿.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续润卿2012年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续润卿

安徽卷第Ⅰ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与“家族”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C.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析: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错在概念的外延上。“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而不是C项所说“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答案:C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源于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二段以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为例,论证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最后强调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以善为核心的。第三段首先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再论述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全文首先阐述伦理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再论证各种文化形态中伦理道德学说所处的地命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和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析:A.第一段论述了家族的中心地位使伦理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起到的重要作用,选项故意混淆“家族的中心地位”与“伦理”的关系。C.第三段首先论述中国人的文化人格就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再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选项属顺序颠倒之误。D.文章最后引古代哲人之语论述“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的问题,选项谈及的“人格尊严”答案:B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在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西方哲学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的,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中国的文学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科技一样,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按照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命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解析:A.正确,见第一段开头两句。B.“形而上”“道德化的实践理性”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不是西方哲学的特点。见第二段第二句。C.无中生有,原文只论述“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未谈及“利用、厚生”的问题。见第二段第四句。D.从第三段内容看,“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是“逐渐形成”的,而不是“一贯坚持”的。答案:A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清] 刘大许君讳曾裕,字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屈不可伸,遂发愤以卒。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己之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立石以纪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于纪之诛。必加详报,则己虽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松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有所建立于天下。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注] ①kǔ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值母病笃      笃:严重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咸度君当为朝

文档评论(0)

kxiachi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