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苏省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复习-赠友送别诗》导学案.docVIP

(江苏)江苏省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复习-赠友送别诗》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江苏省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复习-赠友送别诗》导学案

赠友送别诗 知识链接——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一般表现离情别绪,但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1、赠友送别诗的内容解读: “送别诗”从内容上都会围绕一个“别”字来展开,从诗歌的内容跨度包含“别前”“别时”和“别后”。 “送别诗”中在写“别前”时一般侧重写送别之景、境,有时就是直接交代分别的时间、人物、对象等,这样可以给我们读者渲染一种送别的气氛、情感、氛围;在 “别时”部分中诗人很多会把笔触放在一些细节、一些感触、一些片段、一些画面,如 “执手相看,醉酒,绵绵私语”等,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关键;最后是“别后” 部分,这部分往往是“送别诗”中最精彩的,此时送别之人已经不在眼前,物在而人非了,诗人的情感、思念还有所有的一切都是依靠作者的想象来实现,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当然不等于所有的 “送别诗”都要这样完整写三个阶段,有的只是写“别时、别后”,有的只写“别前和别后”,但是我们了解“送别诗”的内容模式后,我们理解“送别诗”就容易多了。 2、赠友送别诗的情感解读: (1)依依惜别的深情?: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凄婉悲凉] (2)情深意长的勉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激情勉励,境界开阔]?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情谊真诚,信念坚定] (3)、借诗吐胸中积愤或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话语平淡,情感深沉] (4)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5)、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3、赠友送别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 (1)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在“送别诗”中自然景是诗人抒情的最好的依托,无论是“别前、别时”还是“别后”都与景相关。 《谢亭送别》(谢诨)“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乐景哀情、衬托) 解析: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倍增其哀乐。 (2)虚实结合,从对方写起: “送别诗”中景为实,情为虚;“别前”为实,“别后”为虚;“别前之景”为实,“别后之景”为虚;细节为实,心理变化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诗歌就是通过这种虚实的交错、交融,极其婉转、含蓄表述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等是实,渲染了一种令人感伤的氛围,后面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虚,是通过想象来写词人内心无限的悲情。 从对方写起:就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不从自己写起,而是从思念对象写起。通过写思念对象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思念,正意反写,相反相成。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3)对比和用典:“送别诗”中诗人总是喜欢用对比,对比能够很强烈表现现实和理想的反差,反差越大就越能表述诗人内心的痛苦,即使是那种有豪迈之气的“送别诗”也是如此;另外就是“用典”,“用典”能够很简洁表述诗人的对朋友的思念、鼓励和抚慰。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就把历史和现实,自己和别人,现在和过去进行对比,同时运用典故,强烈表述了诗人对世事蹉跎的感慨。 (4)细节描写:诗歌中最能打动人心莫过于那些让人动情的一举一动,在“送别诗”中诗人的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变化都足以感人肺腑,如果没有“执手相看泪眼”我们怎能为之流泪?如果没有“更尽一杯酒”,我们的心怎么能为之震撼呢?在“送别诗”中这种平实的不露神色的描写通常能让我们痛彻心扉。 ? 4、赠友送别诗相关常识积累 (1)、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 (2)、送别地点:阳关、长亭、短亭、谢亭、西楼、灞桥、劳劳亭、柳岸、古道、歧路旁、都门外、曲江(长安南边的一条河流,两岸植柳,唐诗常有的意象)、南浦(泛指分手的河边)、津渡口等。  5、送别诗常用意象?: (1)杨柳、杨花或柳絮: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