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科学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辉煌的科学技术》《辉煌的科学技术》

第21课 辉煌的科学技术 华东师大二附中 杨 冰 [教学目标] 1.知道活字印刷术、火药的发明与传播;苏颂和韩公廉与水运仪象台;贾宪与“贾宪三角”;秦九韶与“大衍求一术”;李冶与“天元术”;沈括与《梦溪笔谈》;掌握宋代主要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2.解释宋代科技辉煌的原因时,通过多维度史料的呈现,引导学生对前人观点大胆质疑,启发学生注重从宋代特殊的社会环境出发理解此问题,从而感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认识方法。 3.通过学习宋代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1436年铸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铅活字。约十五世纪活字印刷传入欧洲国家。1456年德国使用古腾堡铅活字印成了欧洲第一部活字印本《四十二行本圣经》,比毕昇的发明晚四百多年。活字印刷又从德国传遍欧洲,为欧洲的科学文明走出中世纪漫长的黑夜,以及社会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打下了基础。 (2)火药武器: A:发明:古代炼丹家炼制丹药时发明。 B:唐中期制成火药的方法:(硝石、硫磺、木炭。);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C:宋元:火药制作配方渐趋成熟。并出现火器、突火枪、火铳等武器。 D:外传:13世纪火药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并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指南针: A:战国时发明司南。 B:后人们用磁针指南,制成指南针。 C:北宋用于航海事业。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D:南宋向外传播,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徼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天文学: 宋代苏颂与韩公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水运仪象台。是现代天文台的先驱。并对工业革命时期器械动力的发明起了推动作用。 (5)数学: A :北宋的贾宪提出“开方作法本源”即“贾宪三角”。 B: 南宋的秦九韶发明“大衍求一术”求解一次同余组的一般计算步骤。即“中国剩余定理。” (以上两项成就比西欧同样的定理早五六百年。) C :金元之际的李冶提出“天元术”,标志着中国数学中符号代数学的诞生。 (6)建筑: 李诫:《营造法式》——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建筑手册。 (7)《梦溪笔谈》——科技成就的总结性著作: A:成书过程:沈括集科学研究、社会考察、文史典故、街头巷议等,兼收并蓄写作而成。 B:内容:包括首次发现地磁偏角,最早认识到石油的用途、“十二气历”在内的数学、物理、化学、水利、气象、历法、制图、医药、动植物等。 C:评价:科技成就的总结性著作,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教师解释:以上罗列的只是宋代科技成就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统计,公元1000年以前,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共计231项,其中由中国发明的为135项,占58%以上,到公元1500年为止,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占58%。 3、问题拓展:对宋代科技辉煌的原因分析,传统认识有如下几种观点: A、宋朝科技的发展是建立在唐朝学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起点水平高;B、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C、宋朝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活跃,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宋朝时期,民族融合、对外交往的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对此,你有何疑问? 教师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上述观点中有些因素在宋朝以前就出现了,从而引出下一问题。 4、问题延伸:如何从宋代特殊的科技环境出发印证宋元科技的辉煌? 教师出示材料,师生共同讨论。 出示材料一:(资料附录) 答案要点:北宋思想界普遍形成自由争鸣的良好风气,并为怀疑批判的科学精神所主导。 教师补充介绍:自仁宗至北宋末年,北宋朝廷至少下令制造了五台大型的浑仪。它们依次是:仁宗皇枯初年制造的皇枯新浑仪;神宗熙宁年间沈括主持制造的熙宁浑仪;神宗元丰年间欧阳发设计制造的元丰浑仪;哲宗元枯年间苏颂、韩公廉主持制造的元枯浑天仪象以及随后进一步改进而成的元裕浑天仪。有充分的历史记载显示,每一座新的浑仪的制造,都可以说是为了纠正前一座的不尽人意之处而进行的。正是在这种不因循守旧的怀疑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苏颂乃下决心制造一座更为精确的新浑仪。 出示材料二:(资料附录) 答案要点:当时政治领域内的官僚制度改革和经济领域内的赋税制度改革对于科技的间接促进作用。当时朝野上下一大批怀抱儒家政治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主张积极入世的儒者和官员忧心忡忡于北宋的命运和前途,“患法之不变”,或著书立说,或上言朝廷,强烈要求变革政风,以扭转大宋王朝的颓势。他们把这种心灵的诉求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在北宋政坛掀起剧烈的改革运动,这种经世致用价值观及其实践对于科技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出示材料三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