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莞有什么特产东莞有什么特产
东莞有什么特产
东莞的土特产食品有:
莞香、荔枝、荔枝干、东莞腊肠、白沙油鸭、麻涌香蕉、虎门麻虾、虎门水鱼、虎门番荔枝、万江腐竹、石龙麦芽糖柚皮、东莞米粉、寮步豆酱、厚街蛋卷、凤凰卷、石龙麦牙糖、道窖裹蒸粽、徐福记糖果、雀巢咖啡、嘉顿饼干;
东莞的旅游纪念品有:虎门销烟雕塑“较量”模型、林则徐石膏像、林则徐纪念笔插、抗英古炮、土炮、鸦片战争纪念匙扣、鸦片战争书籍等, 可园邮票、首日封、书籍等
东莞的其它旅游商品:虎门服装、新虎威皮鞋、运动鞋、太阳伞、沙滩椅、东莞出产的旅行箱、旅行袋、旅行帽、玩具等。
传统筵席菜肴
1、鱼丸、肉丸
每年冬季,鲮鱼大量上市,正逢人们婚嫁办喜事的旺季。把鲮鱼肉剁烂打成鱼丸,或在鱼茸里加入腊肉,鲜猪肉、虾米、炒花生粒等配料、制成肉丸。这是两款传统的筵席菜式。其特点是爽脆、滑溜、老幼适口。
2、网油焖冬菇
配料是冬菇,配料是网油、芽白、食味特点是鲜香软滑。
3、蚝豉焖发菜
蚝豉和发菜,都是价格较昂贵的高档海味。粤音“蚝”与“毫”(银币)同音,“发菜”与“发财”音近,取其好意头,常作喜筵菜式。冬菇、蚝豉、发菜这几款高档菜肴,建国前只有富豪人家办宴席才用得起,现在已成为普遍的宴席菜式了。
4、猪肉焖慈菇、粉葛烩扣肉
前者、开灯筵席常用(因茨菇的形态酷肖男性的生殖器官),后者各种筵席惯用。这两味菜式多用南乳、蒜茸、红糖调味、菜面上撒上些芫荽,有软滑甘香、浓郁的风味。
5、雷丝烩虾米
是宴席上必备的菜式。因其质地软滑,不费齿力,老人和小孩最爱吃。
6、炒干鱿鱼
主料鱿鱼是高档海味,其食味鲜甜香脆,是一味很受欢迎的伴酒菜。
7、狗肉
是冬季滋补的风味菜肴。石排人吃狗肉好爱味浓,一般用南乳、面豉、八角(或五香粉)、生姜、蒜茸等作为调味料,并多放生油和红糖。通常用粉葛或花生、黄豆作配料。
8、糯米焖鲤鱼
是秋冬季节的时令菜。配料是糯米、红枣、香菇、肉丝等,加少许白酒、生姜、胡椒末调味。
9火锅(俗叫“打边炉”)
寒冬日子,人们围着红红的小火炉,把各种鱼片、肉片和生菜放进滚烫的锅里淖熟趁热来吃,别有一种风味:刚淖熟的鱼肉特别鲜美、嫩滑、且能驱寒取暖。本地方的火锅材料很多:鱼肉、猪牛肉、各种动物内脏、三鸟、鱿鱼干片、水豆腐、油炸豆腐等;蔬菜有西洋菜、生菜、生葱、菠菜、芽白、茼蒿等都是很好的火锅配菜。
10、生菜包
是冬、春季的风味时菜。主菜通常是茨菇猪肉或大茨文腊肉。用生菜叶卷着吃,有生菜的脆嫩、薯葛的浓香、焖肉的肥滑,别具地方风味。酒楼菜馆的高档生菜包是用剁碎的鹌鹑肉饼作主料的,但石排地方群众不大兴用。
11、锅边
用水磨粘米粉浆,淋在烧烫的铁锅周边,待水份烘干后,把一块块熟粉铲进锅底的沸水里泡熟,再捞起放进冷水里“过冷”,就成“锅边”。它比河粉更细润、嫩滑。爱吃咸的用热锅焯油盐、葱花煮烫泡着吃;爱吃甜的则用糖水(加几片生姜)泡着吃。
12、濑粉
用水磨粘米粉浆,放进一个穿洞的椰壳里,把从底洞漏出来的条状粉浆濑进滚烫的沸水里煮熟,便成濑粉。多用鱼肉或三鸟肉汤泡着吃咸的(也可用油盐、葱花泡素汤),或用红糖水泡汤吃甜食。
“老鼠扒泥”以其形状酷似野地里田鼠打洞时在洞口所扒划的小泥粒,因而取名。其制法是把糯米干粉置容器里,洒上温水,边洒边搅拌,慢慢形成小颗粒,然后把这些粒状米粉上倒进糖水里煮沸,待粉粒将要熟透时,加进窝蛋或蛋花,便成为一种口感滑溜、制法简易的甜食。它是日常午食或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
13、米糊
有芝麻米糊、柠檬米糊、花生米糊、豆糊等多种款式。按不同原料定名称。除豆糊咸甜均宜外,其他几种一般是甜食,均可加上牛奶、鸡蛋、增加香味及营养成分。
14、糯米汤丸
用水湿糯米粉搓捏成鸽蛋大小的丸子。吃法与濑粉相同:咸的用肉汤泡,甜的用糖水泡,并加鸡蛋。
15“糖不甩”
先用红糖水煮成较稠的糖液,放进糯米丸子加火煮熟。在加火过程中,不断用铲子“炒”匀。再后捞在容器里,撒上炒香的芝麻、花生碎粒、煎鸡蛋丝、芫荽等配料。其特点是皮粘肉滑、香甜浓郁。因每颗团子都粘满烧老的糖
16、酥饼糖水
用“白绫”酥饼(外面是酥皮、里面是白糖、芝麻、猪油作馅料)煮糖水,煮好后加上窝蛋,和桃酥饼一起吃,食味香甜浓郁,常作午餐、夜霄或招待客人的方便食品。
17、糖水泡冷饭
深得农民爱好,是一种经济而简易的午食。用昆布、紫菜或海带等海藻煮糖水,(或用冬瓜、剑花等清凉瓜菜作泡汤配料)再拿这些糖水泡冷饭。既是暑天的清凉饮料,又是便捷的午食。
18、芋头糕、萝卜糕、眉豆糕
这些都是群众爱吃的咸点。按不同名目各自采用不同的主料,加上肉料、虾干、芝麻、葱料、生油、生盐、糖等配料,与粘米浆粉一同蒸成糕。
19、“子子仔团”
用半湿糯米粉作皮,用沙糖、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