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卷·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查(2014.01)地理卷·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查(2014.01)
龙岩市2 0 1 3~2 0 1 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查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耍者试内容:人教必修1、2、3(含区域地理)。
第I卷 (选择题 共4 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针对我国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适宜推广的地区是
A.三江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农业生产模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鱼塘水质将转化为咸水 B.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C.因地制宜,减轻水涝 D.可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
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读图,回答3~4题。
【高三地理 第1页(共8页)】 ·1 4—11—80C·
3.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结论是
A.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持续下降
B.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
C.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
D.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4.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迟退休年龄 ②调整生育政策 ③输出国际劳工 ④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我国某种工业类型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黑点代表的工业可能是
A.制糖工业 B.畜产品加工
C.风力发电 D.汽车制造
6.这一工业类型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资金 C.资源 D.技术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城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形成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资源 C地形 D.交通
8.①②两城市建成区较其他建成区面积大的共同原因是
【高三地理 第2页(共8页)】
A.河流沿岸,水运条件优越 B.河流沉积岸,地形平坦开阔
C.水能丰富,发展水电 D.技术密集型工业迁入
读某国资料图、表,回答9~10题。
9.甲城市的气候特点及成因是
A.位于沿海,终年温和湿润
B.位于内陆,降水稀少
C.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干冬湿
D.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影响,气候干热
10.自然环境对该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表现在
A.气候干旱,外来人口多从事畜牧业 ’
B.矿产资源丰富,制造业发达
C.因为石油危机,当地居民大量外迁
D.石油、天然气是当地的经济支柱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岩层)。读图,回答11~1 2题。
11.上图所示地区
A.主要地质作用是地壳的垂直运动
B.有2处断层和6处褶皱构造
C.飞来峰的岩性与所处地区的岩性相同
D.E处岩层的年龄比P处岩层新
【高三地理 第3页(共8页)】 ·1 4—11—80C·
12.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地貌成因是
A.背斜 上覆岩层岩性抗侵蚀能力弱,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B.背斜 顶部岩层张裂,抗侵蚀能力弱,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C.向斜 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易形成谷地
D.向斜 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形成谷地
下图为某国(或地区)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 3~14题。
13.该国(或地区)可能是
A.台湾 B.日本
C.墨西哥 D.冰岛
14.该国(或地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表明该国
A.石油资源主要依赖进口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C.注重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D.电力构成以火电为主
右图中的ab、bc为晨昏线,阴影部分所在经度范围的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不同,a地每日的日出地方时不发生变化。读图,回答1 5~1 7题。
1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oS,45oW)
B.(20oN,45oW)
C.(20o N,135o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