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docVIP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段辛斌,陈大庆,李志华1,2,王珂1,2,黄木桂1,2,刘绍平1,2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湖北荆州43400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摘 要:于2003~2006年每年5~7月对长江中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现有产漂流性卵鱼类13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鳜(Siniperca chuatsi)、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铜鱼(Coreius heterodon),共8种。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种类减少了10余种,但监测到了多年未见的鳡(Elopichthys bambus)。在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300多km江段分布10余个四大家鱼产卵场,与水库蓄水前相比,产卵场地理分布的范围变化不大。2003~2006年长江中游主要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量143 720×104 ind,其中四大家鱼产卵量108 069×104 ind。与蓄水前相比,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规模严重缩小,4年四大家鱼产卵总量为1997~2002年平均值的42.82%,为蓄水前2002年的56.88%。四大家鱼产卵与水温和涨水持续时间及水位日上涨率等生态水文指标密切相关,产卵期期间水温波动范围为18.6~25.5℃,水温适宜于四大家鱼繁殖;江水持续上涨时间一般为4~7 d,水位的日涨率一般在0.30 m/d左右,较为适宜于四大家鱼产卵。与20世纪70年代和水库蓄水前相比,长江中游四大家鱼鱼苗比例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鲢比例相对上升,而多年来占绝对优势的草鱼比例显著下降,表明长江中游草鱼受三峡水库调蓄影响最大。 关键词:长江中游;漂流性卵;产卵场;四大家鱼;三峡水库 长江干流是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主要栖息和繁殖场所,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下简称“四大家鱼”)为代表的产漂流性卵鱼类已适应了数百万年来的长江干流栖息环境,其繁殖行为、胚胎孵化发育已与长江流域生态学条件相适应。据调查,重庆至湖北田家镇共有30处四大家鱼产卵场,而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江段就有11处,产卵量约占全江产卵量的42.7%[4]。由于长江干流大型水利、水工建筑的兴建,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产漂流性鱼类的生态学条件。在这些鱼类中,大多产漂流性卵鱼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如青鱼、草鱼、鲢、鳙、鳜(Siniperca chuatsi)、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铜鱼(Coreiusheterodon)等[4-10]。早在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过程中,易伯鲁[4]、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队[5-6]、刘乐和[7]等,就报道过水利枢纽的兴建对四大家鱼繁殖生态的影响。三峡工程是长江干流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在发挥其防洪能力、发电优势的同时,也会逐渐改变长江水文情势,改变现有生态环境,从而影响长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繁殖,尤其是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的四大家鱼繁殖群体会产生更大负面影响。为此,长江水产研究所对长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进行了多年监测,本研究针对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结合历史资料以及三峡水库蓄水前(1997~2002年,下同)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为研究水利工程对鱼类繁殖生态学的影响效应积累基础资料,并为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时间与断面设置 监测时间为2003~2006年每年的5~7月鱼类繁殖季节,4年共监测265 d。固定断面设置在长江中游监利江段(E112o55’,N29o32’),该断面南临岳阳市广兴洲镇,北临监利三洲镇,距洞庭湖出口处城陵矶48 km。在断面左岸、江中和右岸设置3~5个采集点,每个采集点在表层、中层和底层用网具收集鱼苗和鱼卵。同时还在宜都、枝江、荆州和石首等长江干流江段进行流动采集(图1)。 1.2 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按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13]进行,同时参照易伯鲁[4]、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队[5-6]、刘乐和[7]等方法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