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季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题.docVIP

 2016年春季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春季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题

2016年春季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题 时限: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我国古代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 精耕细作的特点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 注重因地制宜 2.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 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4. 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5.唐代宗大历二年“内出水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沿郑、白渠百姓,以溉水田”;明代永乐元年“命宝源局铸农器”。从上述史实中可以确认的是,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 A.支持了民生 B.具有垄断性 C.为皇室服务 D.技艺水平高 6.“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脱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 7.中国某一时期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 青花瓷、胡椒、烟草等货物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 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8.明朝正德年间,青花瓷以波斯文作为图案主题;从宣德年间开始,梵文也作为装饰性图 案附加在瓷器画面上;嘉靖、万历以后,瓷器上出现了用花朵绕梵文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棒 子”图案。清代前期,瓷器装饰画面还采用了《圣经》故事画。这反映了明清瓷器 A.烧制技术达世界一流水平??????? B.民间生产技艺经久不衰 C.在各阶层中使用非常普遍?????? D.受到外域装饰艺术影响 9、“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A、朝贡贸易 ?? ?B、重农抑商?? C、官营专卖 ? D、市坊制度? 10.“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暄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该材料反映了 A.“市”的出现与规范 B.“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C.“市”突破了时空限制 D.市镇的商业繁荣景象 11.1793年乾隆皇帝复英王乔治三世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必要之物,是以恩加体恤。”导致乾隆形成此观点的根源是 A.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B.封建统治者的短视和无知 C.清朝统治面临着内忧外患 D.长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12.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到汉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 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这说明 A.汉朝政府抑商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B.汉文帝放弃了重农抑商的错误政策 C.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商业发展???? D.封建统治者并不真正实行抑商政策 13. “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种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 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服徭役、兵役。”中国古

文档评论(0)

gualu9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